[实用新型]一种余缆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2456.0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2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富颖;王瑞琦;段伟;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杨富颖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2B6/46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缆固定架,属于电力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因为现在的OPGW光缆外面的避雷线比较硬,用旧式余缆固定架绕余缆时,非常费劲,而且固定不稳固,看上去很不美观,而且非常不安全,对后续施工人员的作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工艺很难达到标准工艺要求,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能方便、安全、稳固、美观的OPGW光缆余缆缠绕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缆固定架,使用方便、所缠绕的OPGW光缆余缆线稳固不易散开、没有安全隐患,而且所缠绕的线圈看上去很美观。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余缆固定架包括主体支架体1、内圈支架2、外圈支架3;主体支架体1是将多根横条的中部交叉焊接在一起,每根横条的末端焊接有内圈支架2和外圈支架3,内圈支架2和外圈支架3均与横条垂直并在主体支架体1的同一侧,内圈支架2靠近主体支架体1的中心,外圈支架3远离支架体1的中心,内圈支架2与外圈支架3形成缆线容纳通道。
进一步:所述的主体支架体1是将2根横条的中部交叉焊接在一起,且相互垂直。
进一步:所述主体支架体1是将3根横条的中部交叉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主体支架体1是将4根横条的中部交叉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内圈支架2的末端有一个外圈支架3方向延伸且与内圈支架2相垂直的挡板,挡板的长度小于内圈支架2与外圈支架3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外圈支架3的末端有一个向内圈支架2方向延伸且与外圈支架3相垂直的挡板,挡板的长度小于内圈支架2与外圈支架3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余缆固定架由绝缘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所缠绕的OPGW光缆余缆线稳固不易散开、没有安全隐患,而且所缠绕的线圈看上去很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支架体、2-内圈支架、3-外圈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过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实施例1:如图1所示, 所述余缆固定架包括主体支架体1、内圈支架2、外圈支架3;主体支架体1是将2根横条的中部交叉焊接在一起,且相互垂直,每根横条的末端焊接有内圈支架2和外圈支架3,内圈支架2和外圈支架3均与横条垂直并在主体支架体1的同一侧,内圈支架2靠近主体支架体1的中心,外圈支架3远离支架体1的中心,内圈支架2与外圈支架3形成缆线容纳通道。
实施例2:如图1所示, 所述余缆固定架包括主体支架体1、内圈支架2、外圈支架3;主体支架体1是将4根横条的中部交叉焊接在一起,每根横条的末端焊接有内圈支架2和外圈支架3,内圈支架2和外圈支架3均与横条垂直并在主体支架体1的同一侧,内圈支架2靠近主体支架体1的中心,外圈支架3远离支架体1的中心,内圈支架2与外圈支架3形成缆线容纳通道。
如图1所示, 实施例1-2中所述内圈支架2的末端有一个外圈支架3方向延伸且与内圈支架2相垂直的挡板,挡板的长度小于内圈支架2与外圈支架3之间的距离。
实施例3:如图1所示, 实施例1-3中所述外圈支架3的末端有一个向内圈支架2方向延伸且与外圈支架3相垂直的挡板,挡板的长度小于内圈支架2与外圈支架3之间的距离。
实施例1-3中所述余缆固定架由绝缘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首先,把剩余的OPGW光缆余缆线卡在支架体1的内圈支架2与外圈支架3之间,然后将剩余线头固定住,挡板可以挡住OPGW光缆使其不散开。
使用方便、所缠绕的OPGW光缆余缆线稳固不易散开、没有安全隐患,而且所缠绕的线圈看上去很美观。
本实用新型通过附图进行说明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代替,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过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杨富颖,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杨富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2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