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漏油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2314.4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4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韩明原;赵昕锐;殷世泽;赵旭;张艺馨;黄振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90/24 | 分类号: | B65D90/24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梁超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油气 储运 中的 油罐 漏油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储运领域中一种收油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漏油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油品运输及储存过程中,装在油罐内的油品时常有泄漏情况发生,由于原油易燃、易爆、有毒的特性,如果发现晚不及时处理,轻者污染地面或车体,重者容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危及人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油品运输及储存过程中不及时收集处理泄漏原油容易造成危险危及生命安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漏油收集装置,该用于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漏油收集装置,对于泄漏油能够及时收集处理,减少浪费,保证油品的安全储存及运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用于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漏油收集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下支撑体及上支撑体,所述的下支撑体从对角线由倾斜板分割为两部分,其中上部分为空腔,所述的倾斜板 左高右低,下支撑体右侧倾斜板上部设置收油口,收油口连接油管,油管上接有阀;所述的上支撑体由表面左右两端分别开有2个平行的凹槽道,分别为左凹槽道、右凹槽道,左凹槽道、右凹槽道底部开有与下支撑体上部空腔联通的透孔;左凹槽道、右凹槽道间开有“田字形”凹槽通道,凹槽通道底部开有与下支撑体上部空腔联通的条孔。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用于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漏油收集装置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油罐座于支撑座体上,如果在储运中不慎泄漏,泄漏的油品从上支撑体上的左凹槽道、右凹槽道及凹槽通道流入下支撑体的空腔内,油品沿倾斜板向下流动集中收集到收油口,通过油管收集。及时处理,减少浪费,既不污染车体或地面,也没有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支撑体,2-上支撑体,3-左凹槽道,4-横杆5-凹槽通道,6-条孔,7-右凹槽道,8-收油口,9-阀,10-油管,11-倾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该用于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漏油收集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下支撑体1及上支撑体2,所述的下支撑体1从对角线由倾斜板12分割为两部分,其中上部分为空腔,所述的倾斜板11 左高右低,下支撑体1右侧倾斜板11上部设置收油口8,收油口8连接油管10,油管10上接有阀9;所述的上支撑体2由表面左右两端分别开有2个平行的凹槽道,分别为左凹槽道3、右凹槽道7,左凹槽道3、右凹槽道7底部开有与下支撑体1上部空腔联通的透孔4;左凹槽道3、右凹槽道7间开有“田字形”凹槽通道5,凹槽通道5底部开有与下支撑体1上部空腔联通的条孔6 。
该用于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漏油收集装置使用时,油罐座于支撑座体上,如果在储运中不慎泄漏,泄漏的油品从上支撑体2上的左凹槽道3、右凹槽道7及凹槽通道5流入下支撑体1的空腔内,油品沿倾斜板12向下流动集中收集到收油口8,通过油管10收集。及时处理,减少浪费,既不污染车体或地面,也没有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2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