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程环回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1743.X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5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韩奇;张志军;李智;阳书拥;刘伟;张怡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郑州华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通道回环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远程环回控制器。
背景技术:
从郑州供电公司通信运维专业故障受理单(2013年1月1日至8月8日)中统计得出该段时间内全部故障为273项,其中的数字通道故障中,通道正常的情况为59项(21.6%),其很大部分原因为终端设备故障或者终端至配线区域故障等,而通信运维业务范围分界为配线架,在出现数字通道故障时,排除了中心机房侧问题后,通信运维人员需要亲自前往站端对通道进行环回处理。由于远动、监控、计量等业务实时性要求高,故障一旦发生需要以最短时间处理,而处理流程决定了需要通信班组先到现场确认通道正常后,相关远动班组继续受理,很大程度上拖延了时间,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且控制精确的远程环回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程环回控制器,包括机壳和MCU模块,所述MCU模块的输出端通过驱动电路与小型继电器连接,所述MCU模块的输入端通过通信接口模块、SDH传输网及RS422与PC机连接,所述MCU模块和所述小型继电器分别与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MCU模块采用51系列单片机。所述MCU模块与报警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中心机房通过远程控制即可完成站端数字通道的环回处理,在排除中心机房至地调故障后,可以直接进行整个通道环回测试,省去运维人员前往站端进行环回处理的过程,大幅减少此类故障的处理时间。
2、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在每个站点数字通道配线区,利用每个站点基本都具有冗余通道的特点,由于没有业务加载,冗余通道损坏几率几乎为0,因而具备可靠性。该通道只有在收到中心机房发出的控制信号后,控制器才发出相关动作,没有误操作而造成正常通道环回的后果,并且正常情况对已带业务通道没有任何干扰。
3、本实用新型采用RS422协议,利用SDH传输网进行传输,安全可靠,另外,控制电路采用51系列单片机,具有高可靠性、低能耗、微型化、模块化等特点,相关材料价格便宜,便于实现且成本较低。
4、本实用新型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且容易实施,适用现有电力通信运维专业,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远程环回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中,1-小型继电器,2-驱动电路,3-电源模块, 4-通信接口模块,5-MCU模块,6-PC机。
远程环回控制器包括机壳和MCU模块,其中:MCU模块5的输出端通过驱动电路2与小型继电器1连接,MCU模块5的输入端通过通信接口模块4、SDH传输网及RS422与PC机6连接,MCU模块5和小型继电器1分别与电源模块3连接。
MCU模块5采用51系列单片机。MCU模块5与报警器连接(图中未画出)。
使用时, 在每个站点数字通道配线区加装远程环回控制器,利用站端冗余通道作为控制通道,需要进行测试时,在中心机房利用该通道对远程环回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使继电器闭合,达到物理环回状态;用PC机6接入故障通道进行环回测试,从而检查通信通道是否存在缺陷。
远程环回控制器采用RS422协议,利用SDH传输网进行可靠传输,当站端出现故障时,在排除中心机房至地调故障后,可以直接进行整个通道环回测试,省去运维人员前往站端进行环回处理的过程,大幅减少此类故障的处理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郑州华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郑州华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17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