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9315.3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5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雷永杰;杜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宜市昌盛毛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30 | 分类号: | D01H1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525300 广东省茂名市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打蜡机。
背景技术
在纺织机械技术领域中经常会用到打蜡机,用于给丝线打蜡,以增加丝线的光滑度,方便丝线的后续纺织。传统的打蜡机包括送线轮、收线轮、绕线轮和蜡盘,未打蜡的丝线绕于送线轮上,收线轮与动力装置连接,当收线轮转动时,拉动送线轮的丝线依次经过蜡盘、绕线轮,最后绕于收线轮上,绕线轮可以改变收线轮上绕线的方向和位置。当丝线经过蜡盘时,蜡盘内的蜡就会粘在丝线上,完成打蜡。但是,传统的蜡盘仅仅是一个装有蜡的转轮,在使用一段时期后,蜡就会出现一道沟痕,使得丝线与蜡接触不良,从而影响了打蜡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打蜡效果好的打蜡机。
本实用新型的打蜡机包括用于缠绕未打蜡丝线的送线轮、用于缠绕打蜡后丝线的收线轮、用于改变丝线缠绕位置的绕线轮和蜡盘,所述收线轮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蜡盘和绕线轮位于送线轮与收线轮之间,关键在于所述蜡盘安装于一个支架上,所述蜡盘与支架之间设有弹性装置。
当打蜡机使用一段时期,蜡盘中的蜡出现一道沟痕时,弹性装置会压迫蜡盘向丝线方向移动,保证丝线与蜡接触良好,从而改善打蜡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蜡盘至少有两个,且所述蜡盘相向设置或者所述蜡盘围绕成环形;所述各个蜡盘沿丝线移动方向依次位于不同的平面内。这样蜡盘就可以夹住或者包围丝线,而且不会互相干涉,使丝线的各个方向均能接触到蜡,从而进一步提高打蜡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安装于支架所设的旋转机构上,在工作过程中,旋转机构带动弹性装置及蜡盘转动,使得丝线与蜡盘之间的角度不断变化,避免丝线一直接触蜡盘中的同一位置,从而可以全面利用蜡盘中的蜡。
本实用新型的打蜡机结构简单,可以有效改善蜡盘与丝线的接触,从而提高打蜡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打蜡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打蜡机包括用于缠绕未打蜡丝线的送线轮1、用于缠绕打蜡后丝线的收线轮2、用于改变丝线缠绕位置的绕线轮3和蜡盘4,所述收线轮2与动力装置连接(图中未画出动力装置),所述蜡盘4和绕线轮3位于送线轮1与收线轮2之间,所述蜡盘4有三个,均安装于支架5上,所述支架5设有旋转机构6,所述旋转机构6设有弹性装置7,所述蜡盘4固定于弹性装置7上。所述三个蜡盘4围绕成环形,将丝线8围绕,各个蜡盘4沿丝线8移动方向依次位于不同的平面内。
上述绕线轮3、蜡盘4均可采用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当打蜡机使用一段时期,蜡盘4中的蜡出现一道沟痕时,弹性装置7会压迫蜡盘4向丝线8方向移动,保证丝线8与蜡接触良好,从而改善打蜡效果。另外,在工作过程中,旋转机构6带动弹性装置7及蜡盘4转动,使得丝线8与蜡盘4之间的角度不断变化,避免丝线8一直接触蜡盘4中的同一位置,从而可以全面利用蜡盘4中的蜡;三个蜡盘4包围丝线8,能够使丝线8的各个方向均能接触到蜡,从而进一步提高打蜡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宜市昌盛毛织有限公司,未经信宜市昌盛毛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93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终端储存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宽带跳频射频收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