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下水道松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9134.0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9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实;郑宪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茂实 |
主分类号: | E03F7/00 | 分类号: | E03F7/00;E03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戴武军 |
地址: | 271199 山东省莱芜市文化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下水道 松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道淤泥清理装置的改进,属环卫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城市下水道松淤器。
背景技术
由于污水和雨水进入下水道时,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或垃圾,当水流较小时,就会沉积在下水道内底部,在长时间没有雨水的情况下,就会干结,如果再遇雨水,特别是大雨,雨水流不急,就会在道路上流,特别是污水、粪便还会从下水道内向路面上反流,污染路面。目前,对于下水道内淤泥的清理,仍是一大难题,通常的方法是:采用人工挖,然后将挖出的淤泥及垃圾用专用车拉走,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安全性差;有的采用抽吸式清淤车,采用吸管、抽吸泵将污泥抽入专用车内,这种清淤车的不足在于:一是投资大;二是必须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抽吸,当淤泥干结后,则无法抽吸;三是不能伸入下水道离井口较远的部位;四是当在路上运送时,还会造成二次污染。也有的采用潜水污泥泵,也同样存在以上方法的不足。通过检索可知,目前尚未见将下水道内的干结污泥疏松,再利于雨水冲走,以达到清理下水道的装置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下水道内的干结污泥疏松,再利于雨水冲走,以达到清理下水道的城市下水道松淤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城市下水道松淤器,由密封筒体和微型电机构成,微型电机固定安装在密封筒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电机的转子两端均连接上转动轴,且两端的转动轴分别从密封筒体的前、后端伸出,在前端的转动轴上从前端向后依次固定设有钻淤钻头、第一旋切刀和第二旋切刀;在后端的转动轴上通过伞形齿轮连接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的轴承固定在与密封筒体后端壁固定为一体的后伸支撑板上;在密封筒体的左、右侧均设有圆盘锯,圆盘锯的轴通过相应的伞形齿轮与转动轴交叉连接传动;电源导线的前端从密封筒体的上壁密封孔中伸入密封筒体内,并与微型电机相连接,电源导线的后端缠绕在放线辊上,并接入电源。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驱动齿轮设有两个,通过一根轴连接为一体。
所述的圆盘锯轴上的相应伞形齿轮设在转动轴的左侧;所述的后端的驱动齿轮轴上的伞形齿轮设在转动轴的右侧。
所述的微型电机定子为圆筒状,转子处在圆筒状的定子内,此为现有技术,已有公开的报道。
所述的密封筒体的前壁为流线形,以减少前进阻力。
所述的密封筒体的尺寸,以及驱动齿轮和圆盘锯的直径可根据下水道的断面大小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城市下水道松淤器,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可大幅度的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装配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电机轴向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中:1、密封筒体;2、微型电机;3、转动轴;4、钻淤钻头;5、第一旋切刀;6、第二旋切刀;7、伞形齿轮;8、驱动齿轮;9、后伸支撑板;10、圆盘锯;11、电源导;12、密封孔;13、相应的伞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城市下水道松淤器,由密封筒体1和微型电机2构成,微型电机2固定安装在密封筒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电机2的转子两端均连接上转动轴3,且两端的转动轴3分别从密封筒体1的前、后端伸出,在前端的转动轴3上从前端向后依次固定设有钻淤钻头4、第一旋切刀5和第二旋切刀6,通过钻淤钻头4实现对淤积物钻进、松动,并向两侧翻动,通过第一旋切刀5和第二旋切刀6的两次旋切,实现对淤物中的一些诸如头发、废塑料、编织物切断,防止缠绕;在后端的转动轴3上通过伞形齿轮7连接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8的轴承固定在与密封筒体1后端壁固定为一体的后伸支撑板9上,通过驱动齿轮8的转动,使密封筒体1及其钻淤钻头4向前攻动;在密封筒体1的左、右侧均设有圆盘锯10,圆盘锯10的轴通过相应的伞形齿轮13与转动轴3交叉连接传动,通过圆盘锯10一是可将淤物中的一些诸如头发、废塑料、编织物进一步纵向切断,二是也对密封筒体1有向前驱动的作用;电源导线11的前端从密封筒体1的上壁密封孔12中伸入密封筒体1内,并与微型电机2相连接,电源导线11的后端缠绕在放线辊上,并接入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驱动齿轮8设有两个,通过一根轴连接为一体,通过两个驱动齿轮8同时转动,以保持向前稳定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茂实,未经李茂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9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头固定装置
- 下一篇:支撑架及具有该支撑架的电路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