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件电镀用挂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8756.1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德;丁正国;钱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顺众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8 | 分类号: | C25D1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左祝安 |
地址: | 2015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电镀 用挂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零件电镀用挂具。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待镀件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目前,对于产品的电镀工序,采用的是通过将产品悬挂在一定的悬挂用具上,然后再放入电镀池内进行表面电镀;例: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220221755.0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挂具框和横梁,所述挂具框一边的两侧上设置有等高度的悬挂扣,该悬挂扣的数量至少为一对,所述横梁搭扣在悬挂扣内,所述横梁上焊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个数至少为三个,且横杆是等间距分布的,该横杆的两端设置有弯头,所述横梁、横杆以及弯头的表面覆盖有一层pp材质层。该挂具是直接与零件接触会使零件表面有损伤,并且该悬挂用具加工工序复杂,零部件繁多,大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且在加工时待加工工件容易脱落。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零件电镀用挂具,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件电镀用挂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零件电镀用挂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通过连接板连接且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前面设置有至少两组凸出部,所述每组凸出部的同一侧边设置有便于零件上的凸出柱装入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与凸出部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4组凸出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组凸出部上下间隔30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长度为3cm、宽度为0.5cm高度为1.5c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零件电镀用挂具,与现在的产品相比,零件通过凸出柱与电镀挂具连接,可以消除电镀挂具对产品表面的损伤,将几个简单的零部件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零件电镀用挂具,该一种零件电镀用挂具加工工序少,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制造难度小,十分实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附图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零件电镀用挂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该挂具用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零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零件电镀用挂具,采用全金属焊接制成,它包括通过连接板13连接且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的前面设置4组凸出部,每组凸出部相隔30cm,每组凸出部的同一侧边设置有长度为3cm、宽度为0.5cm高度为1.5cm的凹槽21,便于零件30上的凸出柱34进入凹槽21,每组凸出部都分别由平行且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上的凸出块20组成;该一种零件电镀用挂具加工工序少,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制造难度小。
在本实用新型中,零件30包括一弧形底板31和设置在弧顶底板弧形边的上的挡板32,在弧形底板31和挡板32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圆柱33,在两水平距离为每组凸出部内两凹槽之间水平距离的加强圆柱上设置有用螺钉制成的凸出柱34;零件通过凸出柱与电镀挂具连接,可以消除电镀挂具对产品表面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首先通过螺钉制成的凸出柱34卡进凸出块上凹槽内,然后放入电镀池中电镀,待电镀好了之后,拿出电镀池取下电镀之后的零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顺众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顺众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8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