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胃抓钳的钳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8081.0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2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徐生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桐庐时空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余木兰 |
地址: | 3115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抓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胃抓钳的钳夹装置,专用于手术时对人体胃部进行抓取移动,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人体内胃部开腹性手术过程中,有时需要对胃部进行抓取移动,以便手术顺利进行。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带有抓钳的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其缺陷是:一般的抓钳夹齿锋利,抓取胃部时容易造成损伤,给病人带来痛苦,满足不了理想的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地对部位进行抓取移动,并且不会损伤胃部的胃抓钳的钳夹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胃抓钳的钳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片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钳夹,两片钳夹的末端互相活动连接;所述两片钳夹的前端设置有互相匹配的夹齿,夹齿的尖端为圆弧形,钳夹夹紧时,夹齿互相交错闭合;所述钳夹的中部设置有弧形槽,钳夹闭合时,两片钳夹上的弧形槽互相对接闭合,形成槽体;所述的钳夹上还开有释放槽,钳夹的内外两侧通过释放槽连通。夹齿用于夹紧胃部,圆弧形的尖端可以避免划伤胃部;夹取胃部时,部分胃卡在槽体中,避免被钳夹夹得过紧而受损;释放槽用于释放部位的组织液,防止胃部移动过程中带动大量的组织液。
本实用新型所述两片钳夹的末端设置有连接销,两片钳夹均套入连接销中,两片钳夹以连接销为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钳夹的前端为圆弧形,防止钳夹移动时损伤其它组织器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地对胃部进行抓取移动,不会损伤胃部,使手术顺利进行,提高了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两片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钳夹1,两片钳夹1的末端互相活动连接;所述两片钳夹1的前端设置有互相匹配的夹齿2,夹齿2的尖端为圆弧形,钳夹1夹紧时,夹齿2互相交错闭合;所述钳夹1的中部设置有弧形槽3,钳夹1闭合时,两片钳夹1上的弧形槽3互相对接闭合,形成槽体4;所述的钳夹1上还开有释放槽5,钳夹1的内外两侧通过释放槽5连通。夹齿2用于夹紧胃部,圆弧形的尖端可以避免划伤胃部;夹取胃部时,部分胃卡在槽体4中,避免被钳夹1夹得过紧而受损;释放槽5用于释放部位的组织液,防止胃部移动过程中带动大量的组织液。
本实施例中,两片钳夹1的末端设置有连接销6,两片钳夹1均套入连接销6中,两片钳夹1以连接销6为轴转动。
本实施例中,钳夹1的前端为圆弧形7,防止钳夹1移动时损伤其它组织器官。
使用时,将两片钳夹1互相连接的一端与胃抓钳的钳体连接,通过钳体控制两片钳夹1的开合。两片钳夹1闭合时,互相匹配,夹紧密闭,能稳固的夹紧胃部,胃部位于夹齿2之间,部分位于槽体4中,钳夹1带动胃部移动,配合进行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要其零件未说明具体形状和尺寸的,则该零件可以为与其结构相适应的任何形状和尺寸;同时,零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桐庐时空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桐庐时空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8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腔式子宫腔吸刮管
- 下一篇:开腹手术异物抓取钳的钳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