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窃电报警电表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7426.0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瑞;李国升;马晓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G01R11/2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窃电 报警 电表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防窃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窃电报警电表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时代的到来,企业和用户的耗电量逐年增加,与之相伴随的电费也逐年增长,为了节省电费,一些人便对盗电产生兴趣。众所周知,现有的电表箱多为一个箱体,箱门由普通的锁锁紧,任何人通过简单的工具就可以随意开启 ,这种结构无疑给窃电者提供了便利 ,窃电份子打开电表箱后,在断路器后部另外私自接一路别人家的电路,使得电表按一定比例慢转,就达到了窃电的目的,而且改接的线路在检修过程中很难发现。电能是国家财产,合理使用且按规定缴纳电费是每一使用者应尽的义务,窃电的出现无疑增加了国家对电力的投入和电力部门的运营成本,所以窃电的防范工作已刻不容缓。然而,目前出现的一些防窃电电表箱要么结构复杂、要么成本过高、要么智能性不佳,而且也无法防备内鬼的出现,不利于推广使用,。
申请号:201220692862.1 申请日:2012-12-15的专利文件公开一种防窃电电表箱,电表箱前部的表箱门一侧通过合页连接电表箱的门口一侧,在表箱门上设有观察窗,在电表箱的前部门口另一侧设有锁扣以及相邻的电表箱侧面上也设有锁扣,表箱门上设置的锁鼻板的长圆孔以及锁鼻板端部活动连接的附加锁鼻板的长圆孔与电表箱一侧的锁扣、电表箱侧面上锁扣扣合。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在电表箱的箱体和表箱门上设置独特的锁鼻板、附加锁鼻板和两个锁扣扣合,使用两把不同的锁锁闭且由不同的管理人员管理钥匙,有效增加了窃电难度,而且防范或减少了内鬼的出现。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加设一道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内鬼的出现,但由于所加设的为一般锁具,对一些人来说仍然可以轻易的打开电表箱,其防窃电效果十分有限,而且该实用新型并没有起到警示的作用,即使发生窃电状况也很难发现。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防护与报警为一体的,防窃电效果更佳且可预防内鬼的防窃电报警电表箱。
一种防窃电报警电表箱,包括箱体、箱门、锁紧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箱门顶端设置观察窗,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扣锁与转锁,所述箱门的一侧与箱体的门框铰接在一起,所述箱门的另一侧设置扣锁,所述箱门的中部设置一双层内腔,所述内腔的外层设置转锁,所述内腔的内层设置插销,所述报警装置设置于门框与箱门相铰接一侧的箱体侧壁上,所述报警装置的开关通过细线与插销连接在一起。
所述扣锁通过设置于箱门一侧的扣片与箱体门框上的锁扣扣合。
所述内腔内层设置滑槽,所述滑槽与箱体内部连通,所述插销可在滑槽内左右滑动固定。
所述插销的端部设置凸起,所述凸起伸入到箱体内部,所述凸起的顶部设置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两道锁,其中扣锁主要为了实现箱门的锁紧,转锁主要为了控制报警装置,两把锁可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避免了内部人员窃电的发生。其次,通过设置细线将箱门与报警装置的开关连接为一体,当非工作人员未通过钥匙强行打开箱门时,必然使箱门与报警装置之间的细线拉紧,在拉力的作用下使报警装置的开关闭合,发出尖锐的蜂鸣声,可及时发现并避免窃电行为的进行。最后,所述转锁主要为了保护设置在内腔内层的插销,当用钥匙打开内腔的外层箱门后,将设置于内层的插销滑至箱门的最右侧,使细线处于松垮状态,此时再打开箱门不会使细线拉紧,即不会触发报警装置,方便工作人员的检修,否则就会发出警报。总之本实用新型独特的结构可以对电表箱起到更全面的防护,其报警功能也可以对窃电人员起到震慑作用,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窃电报警电表箱箱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窃电报警电表箱箱门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7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