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箱悬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5505.8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7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定岩;汪知望;董学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6 | 分类号: | B60K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箱 悬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的悬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装配的变速箱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重型卡车动力总成悬置装置包含发动机悬置装置和变速箱悬置装置,其中变速箱悬置装置起辅助支撑,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发动机悬置所承受的载荷;使发动机飞轮壳后端面的静态弯矩在发动机厂家的允许范围以内。由于工程车使用工况较差,重载上下坡时悬置系统受到较大的冲击载荷,这样容易造成变速箱悬置胶垫的损坏,导致变速箱悬置系统失效。变速箱悬置装置失效后,发动机悬置承载力变大,给发动机附配件和整车带来安全隐患。
参见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变速箱悬置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变速箱悬置装置包括安装在变速箱壳体上的变速箱悬置横梁1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变速箱悬置支架3通过悬置胶垫2连接起来,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从而起到支撑、限位、减振的功能。该装置主要是利用橡胶的变形,限制变速箱的位移,变速箱悬置胶垫3一般受到剪切力作用,在不同工况下处于压缩和拉伸状态,变速箱悬置胶垫的性能受到橡胶材料和硫化工艺的影响。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变速箱悬置装置存在一些缺点,其具体如下:
(1)现有变速箱悬置装置对装配误差要求较高,不便于装配和更换;
(2)现有变速箱悬置胶垫本身剪切刚度较低,斜置式布置不利于悬置胶垫的受力,悬置胶垫容易损;
(3)变速箱悬置胶垫在使用过程中反复受到压缩和拉伸作用,橡胶本身的压缩性能要优于压缩性能,不能充分利用悬置胶垫系能;
(4)连接螺栓尺寸过小,不能承受恶劣工况下的冲击载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悬置装置,其只需一个连接螺栓就可完成安装,便于装配,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本装置的悬置胶垫为平置式,悬置胶垫受力良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悬置装置,该装置一侧安装在变速箱上,另一侧安装在车架上,该装置包括设置在变速箱壳体上的变速箱悬置横梁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变速箱悬置支架,变速箱悬置支架上设置有凸起,在变速箱悬置横梁端部以及变速箱悬置支架的凸起之间设置有悬置软垫。
优选地,变速箱悬置支架上的凸起上设置有可穿过螺栓的第一螺栓孔,在变速箱悬置横梁的两端端部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悬置软垫设置在变速箱悬置横梁的两端端部下侧,悬置软垫的中间设置有第三螺栓孔。
优选地,悬置软垫为两个。
优选地,变速箱悬置支架上设置的凸起在两个悬置软垫之间,并且通过连接螺栓穿过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以及第三螺栓孔。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一垫片,该第一垫片设置在变速箱悬置横梁与悬置软垫之间;第二垫片设置在两个悬置软垫与变速箱悬置支架之间。
优选地,悬置软垫为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所具体的优势在于:
(1)本实用新型使变速箱悬置装置预装后,只需一个连接螺栓就可完成安装,便于装配,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使悬置胶垫为平置式,悬置胶垫受力良好;
(3)本实用新型使变速箱支架上下都有悬置胶垫,垂直方向的冲击载荷使悬置胶垫始终处于受压状态,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变速箱悬置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变速箱悬置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变速箱悬置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1变速箱悬置横梁;2变速箱悬置胶垫;3变速箱悬置支架总成;4第一垫片;5悬置软垫;6第二垫片;7变速箱悬置横梁;8变速箱悬置支架;9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55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杯架、具有该杯架的汽车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全氟织物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