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5433.7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2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夏丽建;陶高周;罗宣国;哈达;王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魏晓波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装置 具有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散热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日益提升,因此大功率的电子设备正逐渐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力机车、光伏和风电大型设备,确保各个领域设备的高效的工作性能。同时,大功率的电子设备稳定高效的工作性能,能够为相关领域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在电子设备紧凑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下,大功率的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也随之提高,应当设置高效的散热装置,以满足其在大负荷下有效的工作性能。
目前,光伏和风能领域广泛应用的大功率的功率模块,主要采用的冷却散热方式为强迫风冷和水冷板式散热器。其中,强迫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较低,无法有效的散出大功率的功率模块高效工作状态下的热量,且,该强迫风冷散热器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难以满足电子设备结构紧凑的发展需求。
同样,现行的水冷板式散热器的散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功率模块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散热时,由于冷板表面的温差较大,不利于功率模块保持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影响功率模块的工作性能;另外,水冷散热器存在漏水隐患,易导致腐蚀问题,可靠性较低,严重制约了其对功率模块的散热效果及功率模块对良好工作状态的要求。
鉴于上述问题,亟需为电子设备提供一种高效的散热装置,以满足大功率电子设备在工作状态下快速、充分、均匀的散热要求,进而,保证大功率电子设备高效、稳定的工作性能,并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通过对该散热装置的结构设计,可快速、充分、均匀的为电子设备的功率模块散热,从而,有效的保证大功率电子设备高效、稳定的工作性能,并显著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散热装置的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本体和翅片,所述散热本体内部开设容置所述翅片的制冷工质流道,所述散热本体的制冷工质流动的上游开设与所述流道连通的进口,所述散热本体的制冷工质流动的下游开设与所述流道连通的出口。
优选地,所述散热本体至少开设两个所述流道。
优选地,所述流道串联相通形成制冷工质流动的流道组体,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分别连通所述流道组体两端的所述流道。
优选地,所述流道并列相通形成制冷工质流动的流道组体,所述进口连通所述流道组体的上游端,所述出口连通所述流道组体的下游端。
优选地,所述散热本体至少开设三个所述流道。
优选地,所述进口连通任一或以上的所述流道,所述出口连通未与所述进口连通的所述流道。
优选地,所述进口的制冷工质分流处、所述出口的制冷工质汇聚处、及所述制冷工质流动转向处均设置导流条。
优选地,所述流道的内部沿制冷工质流向设置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散热本体包括基体和盖板,所述流道开设于所述基体的一侧壁面,所述盖板与所述基体的一侧壁面封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功率模块、用于功率模块散热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为以上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流道的相对面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功率模块散热的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本体和翅片,在该散热本体的内部开设容置翅片的制冷工质流道,在该散热本体的制冷工质流动的上游开设与流道连通的进口,且,在其下游开设与流道连通的出口。
显然,通过上述设置,散热本体开设与流道相连通的进口和出口,可使得制冷工质在进口、流道、出口形成的制冷循环系统内流动。如此设计,当制冷工质在该系统内由液相转变成气相时,将功率模块的热量转变成该过程的相变潜热,也就是说,将功率模块的制冷工质液相由该进口流入流道内,吸收功率模块的热量,从而利用该热量为制冷工质由液相转变成气相提供所需要的潜热,进而实现对功率模块的快速散热,部分液相制冷工质和气相制冷工质由出口流出流道。同时,制冷工质在翅片的作用下实现均匀分流于流道内,确保对功率模块均匀高效的散热,进一步为大功率电子设备高效、稳定的工作提供保障,并有效的提高该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54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