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循环式内冷/内热填料式溶液除湿/再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5235.0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5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谭来仔;沈勇;肖学林;王馨;李新梅;钱凤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式内冷 内热 填料 溶液 除湿 再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除湿空调机组用的溶液除湿/再生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循环式内冷/内热填料式溶液除湿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某些卤盐溶液(如氯化锂、溴化锂、氯化钙等)的表面水蒸气分压力是由溶液的温度和浓度决定的。溶液温度一定时,溶液表面水蒸气分压力随浓度增加而降低。浓度一定时,溶液表面水蒸气分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当溶液与湿空气接触时,通过改变溶液的温度和浓度就能控制水蒸气在二者之间的传质方向。当溶液的温度低,浓度高时,表面水蒸气压力低于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水蒸气就会在压差的作用下从空气运动到溶液表面并溶解在溶液中,从而空气被干燥,即实现空气的除湿。当溶液的温度高,浓度低时,表面水蒸气分压力高于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水蒸气则由溶液运动到空气中,从而溶液被浓缩,即实现溶液的再生。基于此原理,可实现盐溶液循环对空气进行干燥处理。
在大力号召节能减排,降低能效的制冷空调领域,利用卤盐溶液进行除湿、再生循环,可实现对空气的除湿。溶液除湿技术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中占有重要地位。溶液除湿/再生装置作为该系统中重要部件,直接影响着机组的运行效率和机组的可靠性,由于溶液有腐蚀性,如何在耐腐蚀的同时提高溶液除湿/再生装置的热质交换效率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目前利用卤盐溶液除湿的机组的除湿/再生器普遍采用湿膜式热质交换部件,湿膜材料不耐卤盐溶液的腐蚀,湿膜材料需经常更换。除湿/再生器一般无内冷/内热换热管,热质交换效率低。有些机组也采用外部冷热源做内冷/内热源,需消耗额外的能源,同时系统也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循环式内冷/内热填料式溶液除湿再生/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循环式内冷/内热填料式溶液除湿再生/装置,包括带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的壳体、内冷/内热换热管、溶液分布器和丝网填料;所述内冷/内热换热管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内冷/内热换热管的尾端设置有溶液进口,该溶液进口安装在壳体的下端外侧;所述内冷/内热换热管的头部设置有溶液分布器;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有溶液出口;所述丝网填料设置在壳体内,填充在内冷/内热换热管与壳体形成的空隙内。
其中,为了增加溶液在内冷/内热换热管内的流动时间,提高机组的热交换率,所述内冷/内热换热管整体呈蛇形。
其中,为了使溶液能够变成均匀的雾状小颗粒,增大溶液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所述溶液分布器为喷嘴式或小孔式的溶液分布器。
其中,所述丝网填料为不锈钢的丝网填料,不锈钢的丝网填料具有耐腐蚀、阻力小的特点,提高了机组的热质交换效率。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溶液除湿/再生装置内使用耐蚀性不锈钢丝网填料,溶液在丝网填料上形成液膜,增加了空气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和时间。并且在溶液除湿/再生装置内增加了内冷/内热换热管,抑制了溶液温度的上升/下降,使得溶液的吸收/再生能力增强,提高机组的质交换效率。从而提高机组的能效比,同时相同制冷量的机组体积与常规相比可大大缩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自循环式内冷/内热填料式溶液除湿再生/装置,包括带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的壳体1、内冷/内热换热管2、溶液分布器3和丝网填料4;所述内冷/内热换热管2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内冷/内热换热管2的尾端设置有溶液进口6,该溶液进口6安装在壳体1的下端外侧;所述内冷/内热换热管2的头部设置有溶液分布器3;所述壳体1的底部还设有溶液出口5;所述丝网填料4设置在壳体1内,填充在内冷/内热换热管2与壳体1形成的空隙内。
其中,所述内冷/内热换热管2整体呈蛇形。
其中,所述溶液分布器3为喷嘴式或小孔式的溶液分布器。
其中,所述丝网填料4为不锈钢的丝网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5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