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4617.1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3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泉;王哲彬;张世民;杨正;丁智;朱颖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壁板 生态 挡墙 护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墙护岸结构,更具体说,它涉及一种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护岸工程为了防止江河堤岸因水流冲刷引起水土流失,控制河势,所采取的的工程防护措施。传统的河航道的护岸结构主要有加筋土护岸结构、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岸结构、现浇混凝土重力挡土墙护岸结构及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结构等,这些护岸结构坚固、耐久,已被广泛应用于河岸、海岸的护岸工程中。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例如人工痕迹重、破坏生态环境,部分护岸结构重,加上临河地基承载力低,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等等。
目前,针对临河地基承载力低,工后沉降大的问题,可采用打设板桩提高地基承载力方式解决。其中板桩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板桩和钢板桩两大类,钢板桩在临水护岸工程中虽具有较好的水密性,但组合上部挡墙结构使用时难以有效回收且易腐蚀,性价比不及钢筋混凝土板桩。除了提高地基承载力外,同时减轻上部结构承重可进一步防止护岸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其中壁板式挡土墙占地少,结构轻,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传统壁板式挡土墙需通过锚杆拉结,作业低效,且被完全人工化、渠道化,破坏了航道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同时也破坏了河航道生物链,导致环境恶化。鉴于此,为了解决已有护岸挡墙沉降大、稳定性不足、破坏生态环境等缺点,目前亟需发明一种可同时满足稳定性强、兼顾水陆生态、施工简便有效、经济效益好的生态挡墙护岸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施工简便、沉降小、绿化程度高的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
这种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在原边坡临水侧底部打设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桩,预制板桩顶部铺设柔性垫层并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预制板桩桩顶贯穿垫层嵌入钢筋混凝土底板内;钢筋混凝土底板顶面预埋竖向连接钢筋,其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挡墙;挡墙上部均匀设置排水通道,所述挡墙为壁板式,底端与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竖向连接钢筋相连,并在背水侧底部预埋横向连接钢筋;原边坡采用喷锚支护,在原边坡与挡墙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片石混凝土层和种植回填土层,并在挡墙内壁、片石混凝土层及原边坡三者与种植回填土层的接触面铺设隔根膜。
作为优选:所述挡墙背水侧底部预埋横向连接钢筋为等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挡墙临水侧设置植物挂篮。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通道设于挡墙上部、种植回填土层底部,排水通道内设置排水管,排水管在背水侧端部设置反滤土工布。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垫层采用碎石压实而成,厚度为200mm~400mm。
作为优选:所述预制板桩设有倒梯形桩端刃口。
作为优选:预制板桩桩顶贯穿柔性垫层嵌入钢筋混凝土底板内150mm~2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外包反滤土工布的排水管有利于挡墙后种植回填土中的水及时排出,减少挡墙的侧土压力,增强结构整体稳定性。(2)挡墙临水侧设置植物挂篮,并种植草本植物,既可以净化水质、调节水陆生态,又有绿色环保效果。(3)壁板式挡墙预埋横向连接钢筋,可增强挡墙与片石混凝土层的连接强度,提高挡墙的受力性能。总之,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挡墙护岸结构可优化临河航道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并且稳定性好、施工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断面图;
附图标记:预制板桩1、桩端刃口2、柔性垫层3、底板4、竖向连接钢筋5、片石混凝土层6、横向连接钢筋7、挡墙8、挂篮9、排水通道10、隔根膜11、绿色植被12、种植回填土层13、混凝土喷层14、锚杆15、原边坡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将结合较佳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实用新型将涵盖可包含在有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4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车行李箱自动启闭单箱或多箱连动锁装置
- 下一篇:自行车用前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