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流量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4417.6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孝发;林孝山;李巍;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282 | 分类号: | E03C1/28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漏,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流量地漏。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地漏,一般包括底座、篦子和地漏芯,底座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篦子位于底座的上开口处,地漏芯位于底座的下开口处。由于现有技术的地漏,其篦子和底座之间多为线(或面)跟面接触的配合关系,即篦子的四周边缘搭靠于底座顶部内侧设置的支撑面上,这就导致底座内部可过水的空间较小,从而导致这种地漏的流量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大流量地漏,其使篦子和底座之间为点跟面接触的配合关系,从中提高地漏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流量地漏,包括底座、用于堵水或排水的地漏芯和篦子,底座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篦子位于底座的上开口处,地漏芯安装于底座的下开口处;篦子包括用于排水的篦子主体和分布于篦子主体的四周边缘底端的若干支柱,底座的顶部内侧形成有第一支撑面,各个支柱的底端与底座的第一支撑面形成接触配合,将篦子主体支撑于底座的上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篦子主体的各个边缘与所述底座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构成排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开口和所述篦子主体分别呈方形结构,所述支柱为四个,分布于所述篦子主体的四个拐角处,并分别凸出于篦子主体;各个支柱分别配合于所述底座的上开口的四个拐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内壁周圈形成一台阶结构,该台阶结构的台面构成所述第一支撑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滤网,所述底座的顶部内侧形成有环形的第二支撑面,滤网位于该第二支撑面,并配合于所述篦子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地漏芯包括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杯体、挡水板、弹簧、芯柱和底端敞口的芯筒;杯体位于所述底座的下开口处;芯筒位于杯体内,该芯筒顶端具有供水进入杯体内的漏水孔,芯柱的顶部套装有弹簧,并套入芯筒内;挡水板与芯柱的底端相固接,并配合于杯体的下开口处,用于开启或关闭杯体的下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的顶面中部设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呈中间下凹,四周边缘扁平的结构;所述滤网的四周外缘与所述底座的内壁面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其篦子包括用于排水的篦子主体和分布于篦子主体的四周边缘底端的若干支柱,底座的顶部内侧形成有第一支撑面,各个支柱的底端与底座的支撑面形成接触配合,将篦子主体支撑于底座的上开口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篦子与底座之间形成点与面接触的配合关系,从而使底座内部用于过水的空间更大,进而可以提高地漏的排水流量;
2、由于篦子主体的各个边缘与底座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构成排水通道,使得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利用该排水通道进一步提高地漏的排水流量;
3、由于还设有滤网,且滤网设有手柄,使得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利用手柄方便提起或放下滤网;由于滤网呈中间下凹,四周边缘扁平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滤网还有利于汇集毛发等赃物而不会让赃物完全堵住滤网的各过水孔。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流量地漏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篦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滤网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一(地漏芯关闭);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二(地漏芯开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流量地漏,包括底座1、用于堵水或排水的地漏芯2和篦子4,底座1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篦子4位于底座1的上开口处,地漏芯2安装于底座1的下开口处,具体,篦子4包括用于排水的篦子主体41和分布于篦子主体41的四周边缘底端的四个支柱42,底座1的顶部内侧形成有第一支撑面11,各个支柱42的底端与底座1的第一支撑面11形成接触配合,将篦子主体41支撑于底座1的上开口处。
作为一种优选,上述篦子主体41的各个边缘与底座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43,该间隙43构成排水通道。
上述底座1的上开口和篦子主体41分别呈方形结构,上述四个支柱42分布于篦子主体41的四个拐角处,并分别凸出于篦子主体41。各个支柱42分别配合于底座1的上开口的四个拐角处,如此,还可以对篦子主体41进行限位,使篦子主体41在水平方向上不能随意窜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4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