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牙周病声动力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3744.X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7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毕良佳;王涛;代佳音;林江;王晓春;庄德舒;侯春艳;韩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良佳 |
主分类号: | A61N7/00 | 分类号: | A61N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周病 动力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周病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美国超净Ultrasonex SU700/800/200SB202U(国内产地香港标称频率:160万赫兹超声波和300赫兹普通声波双频率);德国艾美格EMAG Emmi-dent6(国内产地山东威海标称频率140万赫兹);台湾PURO(产地深圳标称频率120万赫兹)。飞利浦、博朗欧乐B、松下等品牌在近几年均有公开一种超声波牙刷产品。超声波牙刷是利用超声波能量在牙周的空化效应达到清除牙周的病菌和不洁物的,其清洁范围能覆盖牙周各个部位。双频超声波牙刷是在刷头内藏一个超声波压电换能器,由安装在中空的刷柄内的MCU驱动电路激励产生振动,发射超声波能量。超声波能量通过刷头的刷毛传递到牙齿和牙龈表面,一方面松动菌斑、牙垢和细小的牙石和牙齿的粘合,破坏细菌在龈袋及牙面各隐藏处里的寄生繁殖,同时,通过触及牙龈的刷毛传递到牙龈表面的超声波能量渗透到牙龈内部,作用于细胞膜后,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可抑制牙肉炎症和牙龈出血,防止牙龈萎缩。而超声波牙刷的不足之处是长时间的振动作用对牙及牙周组织会有一定的机械损伤,并且不能同时抑制病菌和炎症细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通过声动力治疗牙周病的装置存在由于长时间的振动作用对牙齿及牙周组织会有一定的机械损伤的问题,提出了牙周病声动力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所述牙周病声动力治疗仪,该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换能器、三个超声波探头、牙齿托和声敏剂凝胶层;
超声波发生器的高频交流信号输出端连接超声波换能器的高频交流信号输入端,超声波换能器的三个超声波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三个超声波探头的超声波信号输入端,牙齿托包括托槽和手柄,手柄活动安装于托槽的底部,三个超声波探头均匀安装于牙齿托托槽的内侧,声敏剂凝胶层固定在牙齿托托槽内。
本实用新型以患病率高、易复发的牙周病为切入点开展声动力治疗,充分利用声动力疗法的穿透性、非接触性、微创性、不易引起细菌的耐药性的特点,超声波通过声敏剂凝胶产生单线态氧、过氧化物、自由基等产物,有效杀灭病菌及炎症细胞,并与牙齿进行面接触,与现有超声波牙刷相比有效减少了治疗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提高了安全性,且安全性与现有装置相比同比提高了1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牙周病声动力治疗仪框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的全口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单侧托左侧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单侧托右侧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四直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前牙区托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前牙区托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前牙区托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牙周病声动力治疗仪,该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1、超声波换能器2、三个超声波探头3、牙齿托4和声敏剂凝胶层;
超声波发生器1的高频交流信号输出端连接超声波换能器2的高频交流信号输入端,超声波换能器2的三个超声波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三个超声波探头3的超声波信号输入端,牙齿托4包括托槽和手柄,手柄活动安装于托槽的底部,三个超声波探头3均匀安装于牙齿托4托槽的内侧,声敏剂凝胶层固定在牙齿托4托槽内。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机械损伤大、不能同时控制病菌和炎症细胞的发展等缺点,提供了一种具有穿透性强,毒副作用小,无创等优点,并能产生单线态氧、过氧化物、自由基等产物,有效杀灭细菌及炎症细胞的声动力牙周病治疗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声动力学疗法的作用机理治疗牙龈炎、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等牙周疾病。该装置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超声波发生器,作用是把市电转换成与超声波换能器相匹配的高频交流电信号,驱动超声波换能器工作。第二部分为超声波换能器,它的功能是将输入的电功率转换成机械功率(即超声波)再传递出去,而自身消耗很少的一部分功率。第三部分为声敏剂凝胶,其作用是为声动力学治疗提供声敏剂,使其产生声敏作用,有效杀灭病菌和炎症细胞。其中,发出的超声波为脉冲超声,超声频率为1MHz,输出超声强度范围为3-5W/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良佳,未经毕良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37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AMVP模式产生预测区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职业紧张评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