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膝关节融合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3461.5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3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4113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膝关节 融合 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胫骨近端骨折固定用钢板,尤其是一种膝关节融合钢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处理近膝关节处骨折时,通常采用T型钢板或者L型钢板,多为平板形态结构,而且钢板大多都比较长。使用时,T型钢板或者L型钢板的头部紧贴在关节外侧,医疗人员根据患者的骨骼外形,对钢板进行折弯,使得钢板整体能够紧贴在骨骼处,再搭配数个接骨螺钉,将该钢板固定于患处。这种传统的骨折处理方法有很多的局限性,首先是在手术中需要对钢板进行折弯,增加了手术时间,加大了手术风险;其次是折弯后的钢板容易形成应力集中,造成钢板断裂;还有折弯后的钢板会造成固定孔变形,导致接骨螺钉固定不牢固,使得术后容易产生钢板的松动和滑脱;此外由于钢板一般都较长,容易造成手术创伤大,不容易恢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术入路简单、固定效果理想、手术创伤小、骨折复位容易的膝关节融合钢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钢板由连成一体的钢板头部、板身和钢板尾部组成,钢板头部与板身之间呈97-103°夹角,钢板尾部与板身之间呈147-153°夹角;钢板头部、板身和钢板尾部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台阶,台阶内均设有螺钉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钢板头部、板身和钢板尾部的厚度为0.9-1.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钢板头部和钢板尾部的边缘呈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台阶和螺钉孔的数量均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钢板头部与板身之间呈100°夹角。
本实用新型所述钢板尾部与板身之间呈150°夹角。
本实用新型所述钢板头部、板身和钢板尾部的厚度为1.2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钢板在使用时只需略微弯折进行塑形即可,大大减少手术中大幅度调整钢板外形的情况,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2、可减少因扳折而产生的变形,避免术后产生钢板松脱或摇晃的状况,接骨螺钉固定牢固;3、该钢板体积小巧,厚度仅为0.9-1.5mm,如直接在上面开设螺钉孔,使用时接骨螺钉无法得到固定,四个台阶起到了局部加厚钢板的作用,在台阶处开设螺钉孔可增加螺纹圈数,使接骨螺钉得到很好的固定,同时实现创伤小的微创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由连成一体的钢板头部1、板身2和钢板尾部3组成,钢板头部1与板身2之间呈100°夹角,钢板尾部3与板身2之间呈150°夹角。钢板头部1、板身2和钢板尾部3上设有四个凸起的台阶4,四个台阶4分别位于钢板头部1的端部、钢板头部1和板身2的连接处、钢板尾部3与板身2的连接处、钢板尾部2的端部,台阶4内均设有螺钉孔5。钢板头部1、板身2和钢板尾部3的厚度为1.2mm,其材质为钛合金或不锈钢材料。钢板头部1和钢板尾部3的边缘呈圆弧形。
使用时,根据人体的骨骼面略微弯折,使其大致与骨骼面贴合紧密,然后用接骨螺钉将钢板固定在骨折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34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滑脱张力带固定钉
- 下一篇:一种防松型微创锁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