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松散回潮筒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3369.9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1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峰 |
主分类号: | A24B3/04 | 分类号: | A24B3/04;A24B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松散 回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加潮松散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松散回潮筒体。
背景技术
在现有加潮技术中,真空回潮装置效果较好,但目前这种真空回潮工艺中其物料处于静止状态,因物料经过压实并经过长期存放,经回潮后经常会出现物料表层与内部物料的回潮程度不均,并且加潮水分量也不能一次到位,而且其加潮过程温度较高,为达到工艺要求还需再经其他形式的加潮装置再一次加潮和松散,这样就加大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而且效果也不是最佳。
现有的烟包松散回潮处理方法主要有切片微波松散+滚筒回潮松散等。所处理的物料含水量无法一次达到要求需再次经过润叶机再次加潮,且造碎损耗较大,工艺复杂。
为提高物料的松散率,降低造碎,现多采用上述几种方法的组合切片微波松散+滚筒回潮松散+滚筒回潮松散,真空回潮+滚筒回潮松散等。但该类方法工艺流程复杂,工序线过长,其相应采用的松散出料设备都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实现一种真空松散回潮筒体,该真空松散回潮筒体是利用在真空条件下,动态运转方式,实现工艺一步到位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松散回潮筒体,包括筒体,筒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供物料进出的密封门,密封门的四周设有门框,门框两侧安装有锁紧装置,密封门通过该锁紧装置进行自锁,所述筒体内表面和密封门内表面均设有均匀布置的拨钉,所述筒体两端中心轴线处设有旋转密封装置,加潮冲洗管道和真空管通过旋转密封装置封闭端外端面与筒体内腔连通,所述筒体结构为整体式筒体或组合式筒体,筒体内表面上密封门的两侧和筒体两端分别设有导料锥。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筒体为整体式筒体,其结构为筒体中段为圆柱形筒体,圆柱形筒体两端固定有封头,所述筒体中段圆柱形筒体外表面上设有多个环形加强筋。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筒体为组合式筒体,其结构是中段为N个圆柱形筒体通过法兰连接而成,N≥2的整数,相邻两个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圈,每个圆柱形筒体上设有一个密封门,密封门的两侧设导料锥、相连两个导料锥小端密封连接,所述筒体两端固定安装有封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封头为球形、椭圆形、碟形、球冠形或截锥形封头。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密封门对面筒体外表面还安装有配重块。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拨钉均匀的设置在筒体内表面上,相邻两排拨钉交叉排列,该拨钉为圆柱形或锥形拨钉,所述锥形拨钉的顶端分别设有直径为1mm~15mm的圆弧角,其锥角为3°~15°。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旋转密封装置包括中空定轴、旋转轴套和气、液输送管道,所述中空定轴两端固定有支撑板、盲板法兰,所述气、液输送管道从盲板法兰穿入并密封固定,由内密封板穿出并固定,并与回潮筒体内腔的气、液输送管道对应连通,中空定轴外表面安装轴承一并套装在旋转轴套内部,两者滚动配合,旋转轴套一端与回潮筒体封头固定连接或通过环形加强支架与回潮筒体封头固定连接,另一端外表面通过轴承二与外套及其法兰滚动配合连接,外套法兰、中空定轴一端连接法兰,盲板法兰三者通过固紧件连接固定,且三者之间两个连接接触面中设有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安装在密封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轴承一和轴承二均为无油轴承,其中,所述轴承一绕中空定轴外壁两端安装;所述轴承二外端设有密封件,密封件的外端设有防尘挡板,防尘挡板与外套通过固定连接,所述的中空定轴与旋转轴套之间设有油封。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件为油封。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锁头、锁紧杆、锁紧弹簧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密封门框两侧,固定块上表面设有滑槽,其远离密封门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环,滑槽内设有与其匹配的滑块,滑块远离密封门的一端设有推板,推板为上部宽度大于上部宽度的推板,所述锁紧杆一端设置在滑块内,另一端穿出滑块和固定块并与锁头连接固定,所述滑块和锁紧杆之间设有锁紧弹簧,该锁紧弹簧通过滑块的移动实现压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是果:
1、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真空松散回潮筒体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组合式回潮筒方便制作,节省制作成本。
2、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真空松散回潮筒体内表面均布有锥形拨钉,方便片烟块进行松散,且该锥形拨钉顶端设有直径为1mm~15mm的圆弧角,减少造碎,提高松散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峰,未经石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33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