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装式压电陶瓷电声器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3189.0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8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田才;李帮菊;周兴堂;张玉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红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7/00 | 分类号: | H04R1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装式 压电 陶瓷 电声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电陶瓷电声器,尤其涉及一种贴装式压电陶瓷电声器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贴装式压电陶瓷电声器(又称为蜂鸣器)是广泛用于家用电器的一种发声报警装置,通常由固定在蜂鸣盒中的蜂鸣片、与该蜂鸣片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构成。由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没有设置卡紧结构,使用过程中容易因振动而造成电极与蜂鸣片之间的连接点松动脱离;另外,由于第二电极与蜂鸣片的焊点距离该第二电极的引出端较近,因此在通过该引出端将蜂鸣器焊接于电路板上时容易因热传导而造成第二电极与蜂鸣片的焊点熔化脱落,产品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焊接点稳固可靠的贴装式压电陶瓷电声器改进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由盒体和盒盖构成的蜂鸣盒、固定在该蜂鸣盒中由金属板和压电陶瓷片构成的蜂鸣片、一端与所述压电陶瓷片电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盒体上的开口向外伸出的第一电极、一端与所述金属板电连接另一端穿过盒体上的另外一个开口向外伸出的第二电极构成;所述两开口处有定位销,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有与该定位销适配的定位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两侧有与盒壁厚度相适配的卡口。
第二电极呈L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定位销和卡口对两个电极进行固定,因此彻底避免了因振动而导致焊接点松动脱离的缺陷;另外,由于第二电极采用了L型结构,因此增大了第二电极上两个焊接点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因焊接热量传导至另一个焊接点造成焊锡熔化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掉盒盖后的俯视图。
图中:第一电极1、盒盖2、压电陶瓷片3、金属板4、盒体5、第二电极6、定位销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蜂鸣盒由左侧和右侧盒壁上带有开口的盒体5、固定在该盒体上的盒盖2构成,所述蜂鸣盒中有蜂鸣片;该蜂鸣片由固定在盒体5中的金属板4、固定在该金属板上的压电陶瓷片3构成。第一电极1的一端焊接于压电陶瓷片3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左侧开口向外伸出,第二电极6的一端与金属板4焊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右侧开口向外伸出。为了避免电极发生松动,在左侧开口和右侧开口处均设有与盒体5连为一体的定位销7,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6上有与该定位销适配的定位孔;为了提高电极的牢固性,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6的两侧有与盒壁厚度相适配的凹字形卡口。
为了避免在将蜂鸣器焊接在电路板上时热量经第二电极6传至与金属板4的焊接点而使该焊接点熔化,第二电极6采用L型结构、以增大两个焊接点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红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振华红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3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