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膜料循环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2597.4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3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林永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尼的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10 | 分类号: | B01F5/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4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料循环搅拌机。
背景技术
膜料搅拌机在薄膜生产企业中是一种常用设备。现有技术的膜料搅拌机一般是采用螺旋桨的搅拌机,由于其搅拌方式单一,导致膜料的搅拌效率低,搅拌时间长,增加功耗,而且膜料的搅拌均匀度并不理想。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搅拌效率高、搅拌均匀度好而且节能的搅拌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膜料循环搅拌机,其具有搅拌效率高、搅拌均匀度好而且节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膜料循环搅拌机,包括搅拌箱体,所述搅拌箱体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箱体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搅拌装置,所述循环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螺杆和隔离套筒,所述搅拌螺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搅拌箱体的内部,所述隔离套筒套设于搅拌螺杆的外围,所述隔离套筒的底端开设有便于搅拌箱体内的物料进入隔离套筒内部的底端开口,所述隔离套筒的顶端开设有便于隔离套筒内部物料翻出的顶端开口;所述搅拌箱体连接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螺杆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设置有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套筒呈圆柱形,圆柱形的隔离套筒内壁与搅拌螺杆相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套筒的筒壁开设有若干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套筒与搅拌箱体之间设置有振动筛网。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螺杆的底端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与搅拌箱体的底部呈45度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螺杆的一端延伸至搅拌箱体的外部,搅拌螺杆的伸出端连接有同步带轮,所述传动电机固接于搅拌箱体的外侧,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与搅拌螺杆的同步带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箱体的侧壁开设有透明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膜料循环搅拌机,膜料由搅拌箱体的进料口导入其内部,膜料导入完毕后,关闭进料口的阀门,开动传动电机;传动电机带动搅拌螺杆在隔离套筒内转动,膜料经过底端开口,搅拌螺杆将位于搅拌箱体底部的膜料于隔离套筒的内部往上提升,膜料由顶端开口落下叠堆于搅拌箱体的膜料上,膜料经过上述过程循环搅拌,使膜料的搅拌均匀度好,而且明显提高了膜料的搅拌效率,降低搅拌能耗,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搅拌箱体 11—进料口 12—出料口
13—阀门 2—搅拌螺杆 21—搅拌叶片
22—同步带轮 3—隔离套筒 31—底端开口
32—顶端开口 33—通孔 4—传动电机
5—振动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膜料循环搅拌机,包括搅拌箱体1,所述搅拌箱体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1,所述搅拌箱体1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搅拌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搅拌装置,所述循环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螺杆2和隔离套筒3,所述搅拌螺杆2可转动地连接于搅拌箱体1的内部,所述隔离套筒3套设于搅拌螺杆2的外围,所述隔离套筒3的底端开设有便于搅拌箱体1内的物料进入隔离套筒3内部的底端开口31,所述隔离套筒3的顶端开设有便于隔离套筒3内部物料翻出的顶端开口32;所述搅拌箱体1固接有传动电机4,所述传动电机4的输出端与搅拌螺杆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均设置有阀门13。
膜料由搅拌箱体1的进料口11导入其内部,膜料导入完毕后,关闭进料口11的阀门13,开动传动电机4;传动电机4带动搅拌螺杆2在隔离套筒3内转动,膜料经过底端开口31,搅拌螺杆2将位于搅拌箱体1底部的膜料于隔离套筒3的内部往上提升,膜料由顶端开口32落下叠堆于搅拌箱体1的膜料上,膜料经过上述过程循环搅拌,使膜料的搅拌均匀度好,而且明显提高了膜料的搅拌效率,降低搅拌能耗,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当膜料搅拌好后,操作者可打开出料口12的阀门13,将膜料由搅拌箱体1内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尼的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尼的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25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给水泵防汽蚀装置
- 下一篇:警用虚拟射击仿真训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