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料排放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1886.2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1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顾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县洪峰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冯云 |
地址: | 3141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料 排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设备排料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废料排放管。
背景技术
在一些燃烧设备工作过程中,其燃烧产生的废料需要定时排出,避免对燃烧过程造成影响。现有的废料回收机构一般采用管道与燃烧设备相连接的方式,这种管道从燃烧设备底部伸出,并且需要设置多条管道,各管道末端均需设置泄放机构,泄放机构的操作结构向管道侧部伸出,对操作者的通行造成影响,并且废料剩余热量使管道升温,对操作者手部有害,不利于操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废料排放管的结构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料排放管,便于将废料排出,并减少排料结构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废料排放管,包括管体,该管体竖向设置,其顶端与燃烧设备的废料出口相连,废料经管体从燃烧设备中流出,管体底部具有环边,该环边围绕管体底部的开口设置,环边上设有挡圈,该挡圈通过连接件与环边相连,挡圈中部的通孔直径大于管体内径,挡圈与环边之间设有托板,托板的直径大于管体底部开口的直径,该托板边缘具有连接片,连接片向外伸出,连接片末端与把手相连,把手头部设有转杆,转杆与把手的轴向垂直,该转杆穿过连接片,使把手可在连接片上转动,转杆上设有套管,该套管包覆于转杆外部,套管顶端与连接片底部接触,套管底端与把手侧壁接触,套管的长度大于挡圈的厚度,使把手可折叠放至挡圈下方;
环边与挡圈中分别设有定位孔,由紧定螺栓穿过该定位孔将挡圈连接于环边下方,紧定螺栓上套有垫片,该垫片的厚度大于托板的厚度,使托板可伸入环边与挡圈之间将管体底部封住;
把手为锥柱形,其头部直径小于尾部直径,把手上包覆有隔热套,该隔热套外壁具有一组防滑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废料排放管的把手通过转杆与托板的连接片相连,使把手可折叠放至挡圈下方,避免把手向外侧伸出影响操作人员通行,把手采用锥柱形结构,并在其隔热套上设置防滑凸块,便于对托板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废料排放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废料排放管包括管体1,该管体竖向设置,其顶端与燃烧设备的废料出口相连,废料经管体从燃烧设备中流出,管体底部具有环边2,该环边围绕管体底部的开口设置,环边上设有挡圈3,该挡圈通过连接件与环边相连,挡圈中部的通孔直径大于管体内径,挡圈与环边之间设有托板4,托板的直径大于管体底部开口的直径,该托板边缘具有连接片5,连接片向外伸出,连接片末端与把手6相连,把手头部设有转杆7,转杆与把手的轴向垂直,该转杆穿过连接片,使把手可在连接片上转动,转杆上设有套管8,该套管包覆于转杆外部,套管顶端与连接片底部接触,套管底端与把手侧壁接触,套管的长度大于挡圈的厚度,使把手可折叠放至挡圈下方;
环边与挡圈中分别设有定位孔,由紧定螺栓9穿过该定位孔将挡圈连接于环边下方,紧定螺栓上套有垫片10,该垫片的厚度大于托板的厚度,使托板可伸入环边与挡圈之间将管体底部封住;
把手为锥柱形,其头部直径小于尾部直径,把手上包覆有隔热套11,该隔热套外壁具有一组防滑凸块12。
该废料排放管的把手通过转杆与托板的连接片相连,使把手可折叠放至挡圈下方,避免把手向外侧伸出影响操作人员通行,把手采用锥柱形结构,并在其隔热套上设置防滑凸块,便于对托板进行移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县洪峰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嘉善县洪峰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1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身体操控转向滑板车
- 下一篇:一种舵机/伺服阀试验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