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卡紧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1588.3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0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钱金辉;李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0 | 分类号: | H01R13/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电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卡紧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插头,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插座通俗地讲是为电器提供电源接口的电气设备,是住宅电气设计中使用较多的电气附件,它与人们生活有着十密切的关系。 通常使用的插座分为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两种插座的结构和原理类似,主要由绝缘外壳、固定卡槽、接触片组成,所述绝缘外壳由上、下绝缘外壳相互盖合组成,在上绝缘外壳上开设有两个或三个插孔,在下绝缘壳体上对应于每个插孔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固定卡槽,在每个固定卡槽内卡设一个接触片,该接触片呈“U”形,当插头插入插座后,“U”形接触片需要与插头接触良好。在使用上述插座的过程中,发现当上述插座插拔次数过多时,插片容易向外变形,有时不能够卡紧插头,容易产生打火现象造成电器设备断电或损坏,存在引发电力事故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插座经长期使用,多次插拔后,插座不能够卡紧插头,导致的接触不良出现的打火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卡紧插座,其结构包括:绝缘外壳、固定卡槽、接触片,所述绝缘外壳由上、下绝缘外壳相互盖合组成,在上绝缘外壳上开设有两个或三个插孔,在下绝缘外壳上对应于每个插孔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固定卡槽,在每个固定卡槽内卡设有所述接触片,接触片由两个侧壁和底板构成,接触片截面呈“U”形,接触片的开口朝上;其中,在所述固定卡槽内还卡设有一个截面呈“U”形的双金属片,“U”形的双金属片将接触片的两个侧壁夹紧,所述双金属片的内部为被动层,外部为主动层,所述被动层与所述接触片的两个侧壁之间分别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出现接触不良问题的插座会产生打火现象,而打火部位主要集中在插座的接触片与插头之间,因此打火产生的热能集中在接触片上,本实用新型利用通过双金属片的受热收缩变形的特性,巧妙的通过一个“U”形双金属片将插座接触片夹紧,当打火发生时,双金属片受热向内弯曲,继而压迫接触片的两个侧壁向内弯曲卡紧插头消除打火现象,防止了意外事故的发生,能够将插头自动卡紧形成良好接触,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且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适合在电力行业内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绝缘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绝缘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3,一种可自动卡紧插座,其结构包括绝缘外壳、固定卡槽1、接触片2,所述绝缘外壳由上、下绝缘外壳3,4相互盖合组成,在上绝缘外壳3上开设有两个或三个插孔5,在下绝缘外壳4上对应于每个插孔5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固定卡槽1,在每个固定卡槽1内卡设有所述接触片2,接触片2由两个侧壁2.1和底板2.2构成,截面呈“U”形,接触片2的开口朝上;其中,在所述固定卡槽1内还卡设有一个截面呈“U”形的双金属片6,“U”形的双金属片6将接触片1的两个侧壁2.1夹紧,所述双金属片6的内部被动层,外部为主动层,所述被动层与所述接触片2的两个侧壁2.1之间分别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1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之组合结构
- 下一篇:光伏组件测试用接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