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材牵引机夹持稳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1350.0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0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余汉祥;何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湖挤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34 | 分类号: | B29C47/34;B29C47/9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牵引机 夹持 稳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管材的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管材牵引机夹持稳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塑料管材生产过程中,同一台牵引机往往需要牵引多种不同管径的管材,怎样保证牵引机的夹持稳定性就显得极为重要。气缸内空气膨胀收缩对外做功是不可逆过程,气缸进气和排气过程中有功损失,这将导致气压不恒定,引起塑料管材在生产牵引过程中夹持力时刻处于脉冲式周期变化中,随之塑料管材时刻处在牵引速度不恒定,塑料管在生产线上可能出现间歇式堵料现象,以上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塑料管制品壁厚和管径不均匀,制品次品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节能降耗、操作简单、提高产品质量、检修方便的管材牵引机夹持稳定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管材牵引机夹持稳定系统,主要由气源、保压罐、气管、电磁阀及气缸组成,所述的气源及电磁阀分别经气管连接在保压罐上,所述的电磁阀经电控柜控制开关,所述的气缸经气管连接电磁阀,经电磁阀控制运动。
所述的气源为空气压缩机,并且设有独立电路控制和气压显示表,根据气压变化实现脉冲式工作以提供持续的气体供给。
所述的空气压缩机提供气体压力在0.5~0.7MPa之间波动的脉冲周期式的持续气体供给。
所述的电磁阀控制气路走向,并控制气缸运动控制牵引架夹紧放松。
保压罐在整个系统中起到将气源中脉冲式气压转变为恒定的气压输出,从而为改善稳定的牵引夹持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气缸在整个系统中起到了根据不同管径规格的塑料管,在牵引过程中选用相应规格的气缸以便得到稳定的牵引夹持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具有以下优点:
一、节能降耗:应用此夹持稳定系统大大提高了夹持力的稳定性,为生产出合格的塑料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而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用范围广:此夹持稳定系统可以应用于管径32~2400mm的管材生产线中,主要规格有450、630、1200、1600、2000、2400等管材生产线。
二、操作简单:只需把气源、保压罐、电磁阀、气缸用气管顺次相连,解决因气压不稳定引起的塑料管制品在牵引过程中打滑的问题。
三、提高产品质量:此牵引机夹持稳压系统有独立的电气控制,装在管材牵引机电气箱内,有独立的表显示,可根据生产线情况快速准确的调整牵引机夹紧与放松,确保使用牵引机夹持稳压系统所生产出管材为合格产品。
四、检修方便:牵引机夹持稳压系统结构简单,出现故障检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气源,2为保压罐,3为气缸,4为电磁阀,5为电控柜,6为牵引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管材牵引机夹持稳定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气源1、保压罐2、气管、电磁阀4及气缸3等组成,气源1及电磁阀4分别经气管连接在保压罐2上,电磁阀4经电控柜5控制开关,气缸3经气管连接电磁阀4并经电磁阀4控制运动。其中,气源1为空气压缩机,并且设有独立电路控制和气压显示表,根据气压变化实现脉冲式工作以提供气体压力在0.5~0.7MPa之间的持续的气体供给。使用的电磁阀4控制气路走向,还可以控制气缸3的运动控制牵引架6的夹紧放松。
保压罐2在整个系统中起到将气源1中脉冲式气压转变为恒定的气压输出,从而为改善稳定的牵引夹持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气缸3在整个系统中起到了根据不同管径规格的塑料管,在牵引过程中选用相应规格的气缸3以便得到稳定的牵引夹持力。
本实用新型在牵引机牵引过程中,由气源1提供的不稳定气压的气体经由保压罐2后变为稳压的气源,由电磁阀4控制气缸3的活塞动作,从而达到精准控制牵引架6夹紧或放松塑料管材的目的,即达到稳定的夹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湖挤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湖挤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1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