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球轴承铜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0910.0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波;王义军;高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宝洪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66 | 分类号: | F16C33/6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球轴承 铜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连接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球轴承铜套。
背景技术
安装在船舶舱门、舱盖上的球轴承铜套的内外表面通常制出油槽,该油槽上制出油孔。目前铜套内表面所制的油槽通常为竖直槽,由于轴与轴承之间摩擦大,受现有竖直槽结构的限制,润滑油的分布区域具有局限性,因此润滑效果较差,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提高润滑效果的新型球轴承铜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新型球轴承铜套,包括铜套主体,该铜套主体的外表面制出外油槽,内表面制出内油槽,该内油槽和外油槽由油孔连通,其特征在于:铜套主体内表面所制的内油槽为螺旋状环槽。
而且,所述的螺旋状环槽的最上端和最下端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油槽连通。
而且,所述的外油槽为两个环形槽,其分别设置在铜套主体的上部和下部,该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均与铜套主体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铜套在铜套主体内表面所制的内油槽为螺旋状环槽,因此润滑油分布广泛,可提高润滑效果、减少摩擦、保证轴承与轴之间运转正常顺畅。
2、本铜套在铜套主体的外表面制出两个环形的外油槽,该两个外油槽分别与内油槽的上部和下部连通,提高了润滑速度及效果。
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科学、改进合理、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的新型球轴承铜套,使用本铜套可以大幅提高润滑效果、保证整个机构连接运行正常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新型球轴承铜套,包括铜套主体1,该铜套主体的外表面制出外油槽,内表面制出内油槽,该内油槽和外油槽由油孔2连通。由于以上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铜套主体内表面所制的内油槽为螺旋状环槽4,且螺旋状环槽的最上端和最下端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油槽连通。铜套主体外表面所制的外油槽为两个环形槽3,其分别设置在铜套主体的上部和下部,该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均与铜套主体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宝洪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宝洪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0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试管架
- 下一篇:辊棒类回转体的活性联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