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X射线检测车厢辐射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0688.4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9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云;高东辉;王伟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5/14 | 分类号: | G21F5/14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线 检测 车厢 辐射 防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X射线检测仪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X射线检测车厢辐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工业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一般是通过检测员携带仪器设备进行定期巡回的检测,需要通过现场采集后带回实验室分析对比获得结果。X射线检测车是可移动的检测工作室,能够实现现场收集检测,使得检测程序更加方便快捷。因为在射线检测过程中通常会有辐射伤害,原先X射线检测车的辐射防护是通过在车厢四周悬挂铅帘方式来达到辐射防护的效果,该种方式是在车厢内壁四周安装挂钩,在进行拍片之前,将铅帘取出挂在四周与顶部,形成一个防护铅室。但是,悬挂铅帘的辐射防护方式,铅帘本身较沉,挂取均比较困难,两侧铅帘搭接时易存在间隙,容易成为泄露点,铅帘挂起后整个车厢内部不美观,取下的铅帘需存放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X射线检测车厢辐射防护结构,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铅帘悬挂防辐射易泄漏且收取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X射线检测车厢辐射防护结构,包括遮覆于车厢内壁上的防护板;该防护板由多个铅板层复合而成;所述铅板层为整块铅板或者是由相同规格的铅板拼接而成,且铅板与铅板拼接后其之间形成紧密的拼接缝;相邻的铅板层复合后,其中上层铅板层的拼接缝对应于下层铅板层的相应位置上没有拼接缝。
优选的是,上层铅板层的拼接缝与下层铅板层上对应的拼接缝相互错开。
优选的是,上、下层铅板层上相互错开的拼接缝之间的间距S大于或等于1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X射线检测车厢辐射防护结构,其直接遮覆于车厢内壁上,在使用放射设备前无需其他操作,不浪费车厢的内部空间,使用更加省时省力;并且采用这种结构处理铅板之间的缝隙,可以形成整体密闭式的防护铅室,完全做到无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X射线检测车厢辐射防护结构安装于车厢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层铅板层为整块铅板时的X射线检测车厢辐射防护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两层铅板层均为拼接板时的X射线检测车厢辐射防护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车厢内壁;2、防护板;3、上层铅板层;4、下层铅板层;5、拼接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X射线检测车厢辐射防护结构,包括遮覆于车厢内壁1上的防护板2;该防护板2由多个铅板层复合而成;所述铅板层为整块铅板或者是由相同规格的铅板拼接而成,且铅板与铅板拼接后其之间形成紧密的拼接缝5;相邻的铅板层复合,其中上层铅板层3的拼接缝对应于下层铅板层4的相应位置上不能有拼接缝5。
如图2,车厢内壁上覆盖有一层防护板2,该防护板2为双层结构,上层铅板层3为两块铅板拼接而成,下层铅板层4为一整块铅板,因此上层铅板层3的拼接缝5就位于下层的铅板中部,这种拼接结构可以保证无泄漏。
如图3,该防护板2同样为双层结构,上、下两层铅板层均为铅板拼接而成。且上层铅板层3的拼接缝5与下层铅板层4上对应的拼接缝5相互错开,且相互错开的拼接缝5之间的间距S大于或等于15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X射线检测车厢辐射防护结构,其直接遮覆于车厢内壁上,在使用放射设备前无需其他操作,不浪费车厢的内部空间,使用更加省时省力;并且采用这种结构处理铅板之间的缝隙,可以形成整体密闭式的防护铅室,完全做到无泄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06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粒子、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膜和连接结构体
- 下一篇:钥匙U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