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电磁热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9737.2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0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岳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岳刚 |
主分类号: | F24H1/14 | 分类号: | F24H1/14;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齐文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电磁 热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频电磁热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庭、酒店、别墅、温泉或工业的热水系统较为复杂,一般利用电能或加热燃气转换为热能来对冷水进行加热,安装复杂,且安装之后不方便拆卸,不方便移动。另外,现有电热水系统由于直接通过高电压供电给加热元件,加热元件直接给水加热,一旦出现漏电,将有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事故,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快捷且变频节能的变频电磁热水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频电磁热水机,其包括变频器、温度探头、控制器、冷水进口、热水出口、绝缘套筒、金属水管、电磁线圈和屏蔽罩;该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分别连通该金属水管的两端,该绝缘套筒套设于该金属水管外,该电磁线圈套设于该绝缘套筒外,金属水管、绝缘套筒和电磁线圈均收容于该屏蔽罩内,该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分别延伸出该屏蔽罩外;该电磁线圈电性连接该变频器,该变频器和该温度探头均电性连接该控制器;该温度探头用于检测热水出口的出水温度,并生成对应的温度信号;该控制器用于根据该温度信号发出控制信号至该变频器;该变频器用于根据该控制信号输出交变电压至该电磁线圈。
进一步地,变频电磁热水机还包括电性连接控制器的操作面板。
进一步地,该操作面板为液晶触控屏。
进一步地,变频电磁热水机还包括壳体,该变频器、温度探头、控制器、绝缘套筒、金属水管、电磁线圈和屏蔽罩均收容于该壳体内,该操作面板安装在该壳体外,该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均延伸出该壳体。
进一步地,变频电磁热水机还包括安装在该壳体上的交流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实用新型的电磁线圈产生高频磁场,使得该金属水管的管壁上产生无数涡流,涡流作用于金属水管的体电阻,从而将电磁能转换为热能,以对金属水管内、管外的水流进行加热,使得流经金属水管内外的水流迅速升温,由于变频器的功率调节作用,进而可通过该热水出口输出恒温的热水。
另外,本变频电磁热水机连接方便快捷,无需改变原供水系统的结构,可靠性高,变频节能,安全耐用,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具备变频节能、精密恒温、瞬时供热、水电隔离和轻便静音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频电磁热水机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变频电磁热水机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频电磁热水机,其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变频器60、温度探头70、控制器80、操作面板90、冷水进口12、热水出口11、绝缘套筒20、金属水管30、电磁线圈50和屏蔽罩40。
该冷水进口12和热水出口11分别连通该金属水管30的两端,该绝缘套筒20套设于该金属水管30外,该电磁线圈50套设于该绝缘套筒20外,金属水管30、绝缘套筒20和电磁线圈50均收容于该屏蔽罩40内,该冷水进口12和热水出口11分别延伸出该屏蔽罩40外。该电磁线圈50电性连接该变频器60,该变频器60、该温度探头70和操作面板90均电性连接该控制器80。
该温度探头70用于检测热水出口11的出水温度,并生成对应的温度信号。该控制器80用于根据该温度信号发出控制信号至该变频器60。该变频器60用于根据该控制信号输出交变电压至该电磁线圈50,以使得该电磁线圈产生高频磁场,进而使得该金属水管的管壁上产生无数涡流,涡流作用于金属水管30的体电阻,从而将电磁能转换为热能,以对金属水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冷水流入该绝缘套筒20内并流经金属水管30内外,以更充分地将金属水管30的热量吸收带走,从而使得流经金属水管的水迅速升温。如此,即可通过该热水出口11输出恒温的热水。
该操作面板90用于设置输出热水的温度值。本实施例中,该操作面板90为液晶触控屏,从而轻松实现数字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岳刚,未经李岳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9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序批式电极反转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半主动悬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