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9624.2 | 申请日: | 2013-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倪福全;邓玉;杨昌;许卓;唐亚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水处理工艺一般是向源水中投加药剂使之产生絮凝反应,产生沉淀,将沉淀快滤,加消毒剂调节,最后供水。水处理工艺虽然能够大规模集中处理,但是对硬件要求高,过程复杂,管理难度也相对较高。在广袤的农村地区,这种方式显然不适合,并且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乡镇企业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村水环境已经受到严重污染,主要污染物包括有机物、氨氮、重金属、细菌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生长出生物膜并利用生物膜和滤料结合的方式对水体中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分解和拦截净化过滤的净水装置,。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净化容器1,该净化容器1整体为圆柱形结构,其底部安装有底座2,所述净化容器1一侧的底部安装有出水口3,所述净化容器1内底部设有一层支撑体4,该支撑体4上设有第四层滤料6,该第四层滤料6与支撑体4之间设有一层棕垫5,所述第四层滤料6上设有第三层滤料7,该第三层滤料7与第四层滤料6之间设有一层棕垫5,所述第三层滤料7上设有第二层滤料8,该第二层滤料8与第三层滤料7之间设有一层棕垫5,所述第二层滤料8上设有第一层滤料9,该第一层滤料9与第二层滤料8之间设有一层棕垫5,所述的第一层滤料9上设有一层棕垫5。
所述的净化容器1由透光率较佳的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的支撑体4由沙石材料组成,所述的沙石材料优选粒径为0.1-0.3mm。
所述第四层滤料6的粒径为0.3mm。
所述第三层滤料7的粒径为0.2mm。
所述第二层滤料8的粒径为0.15mm。
所述第一层滤料9的粒径为0.1mm。
所述的第四层滤料6,第三层滤料7,第二层滤料8和第一层滤料9由选自石英砂或河沙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便于微生物附着,且设置在各个滤料之间的棕垫能够促进生物膜的生长加快生物膜的形成,便于后期的微生物繁殖,并在滤料的表面形成稳定成熟的生物粘膜,提高了拦截无机物和分解有机物的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了整体的净水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净化容器1,该净化容器1整体为圆柱形结构,其底部安装有底座2,所述净化容器1一侧的底部安装有出水口3,所述净化容器1内底部设有一层支撑体4,该支撑体4上设有第四层滤料6,该第四层滤料6与支撑体4之间设有一层棕垫5,所述第四层滤料6上设有第三层滤料7,该第三层滤料7与第四层滤料6之间设有一层棕垫5,所述第三层滤料7上设有第二层滤料8,该第二层滤料8与第三层滤料7之间设有一层棕垫5,所述第二层滤料8上设有第一层滤料9,该第一层滤料9与第二层滤料8之间设有一层棕垫5,所述的第一层滤料9上设有一层棕垫5。
所述的净化容器1由透光率较佳的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的支撑体4由沙石材料组成,所述的沙石材料优选粒径为0.1-0.3mm。
所述第四层滤料6的粒径为0.3mm。
所述第三层滤料7的粒径为0.2mm。
所述第二层滤料8的粒径为0.15mm。
所述第一层滤料9的粒径为0.1mm。
所述的第四层滤料6,第三层滤料7,第二层滤料8和第一层滤料9由选自石英砂或河沙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
使用前,将需要净化的水体倒入净化容器1中,关闭下部的出水口,将水加至距离净水容器1顶端5cm处即可,然后将其放置在阳光下约15天,当生物膜生长良好,平均厚度5mm以上时,即可达到净水要求即可以投入使用,利用滤料表面中所吸附和截留的有机物及矿物质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营养,在光合作用下,微生物慢滤设施滤料表面形成稳定成熟的生物粘膜,通过微生物之间的捕捉、吞食和新陈代谢,使水体中的细菌总数控制在安全饮用水的标准指标内,从而实现饮水水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9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温室花卉植物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型立体网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