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站方舱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59379.5 | 申请日: | 2013-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6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 发明(设计)人: | 袁春;潘小兵;苏红春;杨贵恒;金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 |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2B77/13;F01N1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 地址: | 40003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而非排他地,涉及一种用于综合降噪的电站方舱。
背景技术
柴油发电机组是一种高可靠、高性能、低成本的电站设备,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柴油发电机组工作时的噪声声压级高达90dBA~120dBA,导致传统的开架式汽车电站、拖车电站、机动电源车辆、固定电站等对使用人员、供电用户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为了对电站工作时的噪声进行控制,传统的方法是将柴油发电机组安装于车舱内,在车舱壁开设用于发电机组通风和散热的进排气孔,对于进气噪声和散热器的风扇噪声等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这种方式对于小功率电站有一定的降噪效果。但是,当发电机组功率较大时,舱内发电机组工作时会散发大量的热,致使舱内温度升高,关键零部件热负荷重,影响发电机组的正常工作;同时,对于高速(≥3000r/min)、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工作时产生的排气噪声也更大,采用以往的简单的隔声降噪方法难以满足高速柴油机电站对整机噪声控制(消声量>35dBA~40dBA)的要求。因此,现有的电站方舱不能满足高速、大功率静音型柴油电站的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站方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取得很好的高速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的噪声控制与通风散热效果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站方舱,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控制间、发电机组间及消声间,所述控制间内设置有控制箱及附件箱,所述控制间前壁上开设有进气窗,所述控制间后壁上设置有第一消声器,所述第一消声器包括均匀布设于所述控制间后壁上的多个折板,所述折板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层、次外层、次内层及内层,所述折板外层为穿孔铝板,所述折板次外层为护面层,所述折板次内层设置为吸声材料,所述折板内层为隔声板;所述发电机组间内设置有至少一台发电机组、与所述发电机组排气管端固连的第二消声器;所述消声间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消声器固连的第三消声器,所述消声间后壁上开设有出气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消声器为扩张式消声器,所述第三消声器为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进一步地,所述消声间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消声器后方的至少一个吸声立柱。
进一步地,所述吸声立柱为中空的且截面呈三角形的立柱结构,所述吸声立柱外层为穿孔铝板,所述吸声立柱内层为隔声板,所述吸声立柱外层与内层之间设置有多孔吸声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组间四壁及所述消声间四壁均设置有复合吸声隔声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组通过减振器固定设置于所述发电机组间的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消声间与所述发电机组间的共壁上还设置有低噪声轴流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消声器的出口端与所述消声间的底板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窗为防雨型百叶窗,所述出气窗为消声百叶窗。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站方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消声器、第二消声器及第三消声器,所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思想能够实现对柴油发电机组进气阶段及排气阶段进行消声降噪;由于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吸声立柱,所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思想能够实现对柴油发电机组产生的通风散热噪声进行吸声降噪;由于所述第三消声器尾管出口端与所述消声舱的底板连通,所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思想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电站方舱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减弱高空卫星的红外探测,达到隐蔽目标特征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站方舱采用密封式分级消声,能够实现对柴油发电机组产生的机械噪声、燃烧噪声、冷却风扇噪声、电磁噪声等进行综合隔声、消声和吸声降噪,能够使整个电站方舱的降噪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站方舱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站方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图2中第一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图3中折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显示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显示为图2中吸声立柱的示意图。
图7显示为图6中吸声立柱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站方舱中复合吸声隔声结构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 控制间
11 第一消声器
111 折板
1111 外层
1112 次外层
1113 次内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9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漏接头
- 下一篇:非道路用柴油机辅助动力输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