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限量分流的低温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9169.6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5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蒋海晓;陆佳;高洁;王浩铭;沙洪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吕俊清 |
地址: | 215632 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量 分流 低温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冷容器低温管道,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有低温泵的能限量分流的低温管道。
背景技术
在低温压力容器中,有部分接受罐在与其连通的管道中安装了低温泵,并通过低温泵对其进行装卸液工作。通常采用非变频技术的离心式低温泵的流量是一定的(如350l/min),当接受罐容积较小时(如小于5m3),过快的流速可能会使接收罐内压力短时间内上升过快,从而引起接收罐安全阀起跳、爆破片爆破甚至罐体因无法承受过高压力而破裂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限制低温管道内的介质流量,使得经低温管道流入接收罐的介质流量符合安全规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限量分流的低温管道,包括一条与一供液母罐连通的主管道、串联连接在所述主管道上用以控制所述主管道开关的一低温截止阀以及一低温泵,所述主管道在所述低温泵后连通一条限流管道和一条非限流管道;所述限流管道连通一分流罐或所述供液母罐;所述非限流管道连通一接受罐;通过所述限流管道控制所述非限流管道的流量。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所述限流管道通过限流孔板进行限流。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所述限流管道和非限流管道上都安装有分流阀。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能限量分流的低温管道的有益效果是:
1.可根据接收罐可接受的介质流量,来决定限流管路的限流大小;
2.可以通过调节限流孔板孔径的大小来调节限流管道和非限流管道流量的大小;
3.通过分流,避免接收罐因介质流速过快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能限量分流的低温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限量分流的低温管道,包括与供液母罐连通的主管道1、串联连接在主管道上用以控制主管道1开关的低温截止阀2以及用于增压的低温泵3。
在主管道1上的低温泵3后连通有一条限流管道4和一条非限流管道5;非限流管道5为出液管,可连通至一接受罐。限流管道4可连通一分流罐或母罐;可通过限流管道4控制非限流管道5的流量。限流孔板8的限流量可根据低温泵3的流量减去接受罐的安全接收流量得到。
限流管道4包括一个控制分流管道的分流阀6和一个限流孔板8。通过限流孔板8进行限流。可以根据需要,决定使用的限流孔板8孔径的大小来调节流量的大小。非限流管道5上也可安装有分流阀7。分流阀6、7实际是一种开关阀件,分别控制限流管道4和非限流管道5的开关。
当需要利用一母罐对一接受罐进行充液时,先将主管路1开放端接通至母罐,再将非限流管道5开放端接通至接受罐,限流管道4开放端可以接通回母罐,也可以接通一分流罐。根据低温泵3的流量减去接受罐的安全接收流量得到限流管道4需要分流的量,再选择相应限流孔板8装入,再打开分流阀6、7和低温截止阀2,再开启低温泵3,便可利用母罐对接受罐进行安全充液。
如果需要将接受罐中液体卸回母罐时,只需将管路反向接通,具体,将主管路1开放端接通至接受罐,将非限流管道5开放端接通至母罐,限流管道4开放端可以接通回接受罐,也可以接通一分流罐。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能限量分流的低温管道的有益效果是:
1.可根据接收罐可接受的介质流量,来决定限流管路的限流大小;
2.可以通过调节限流孔板孔径的大小来调节限流管道和非限流管道流量的大小;
3.通过分流,避免接收罐因介质流速过快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91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