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泵后置的高位收水冷却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8878.2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9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一;张文君;徐传海;曾剑辉;李进;尹高强;韩旻沂;尤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28F25/00 | 分类号: | F28F25/00;F28C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泵 后置 高位 水冷 水循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厂设备,具体地指一种水泵后置的高位收水冷却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流程中,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形成蒸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进行发电。用于加热成蒸汽进行做功的水,称为工质水。工质水完成做功后,需先进入凝汽器中进行热交换降温,再重新进入循环利用加热做功。在凝汽器中与工质水进行热交换的为冷却水。冷却水在凝汽器中吸热,再到冷却塔中散热构成冷却水循环。
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设计是火力发电厂冷却系统配置的重要课题。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冷却塔、循环水泵、凝汽器和循环水管沟布置设计是否合理,对发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在当前发电厂的设计中常通过循环水系统冷端优化计算,结合各项设备的固定投资和运行费用,以年费用最小法来确定最优、最合理的各项组合。常规工程冷却塔通常采用集水池为地下布置的自然通风冷却塔,随着节能降耗的政策导向,越来越多的工程中采用集水槽在地面上布置的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塔降低循环水泵静扬程达到节能的目的。尤其是随着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发展,节能效果更加明显。优化高位收水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布置是节能降耗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图1、图2所示以往工程,采用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布置方案的流程通常为:冷却塔1(出口端:集水槽)→冷却塔出水沟道2→清污设备间9→循环水泵6→凝汽器进水管4→凝汽器5→凝汽器出水管道8→冷却塔1(进口端:中央配水竖井)。其中循环水泵采用卧式离心泵或者立式混流泵。
高位收水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循环水泵扬程约为20.4m,当其布置于凝汽器进口前端时,凝汽器本体承压最大值约为34.9m。综上所述,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凝汽器水室承压大、传热效率低、造价高,循环水泵房深度较深、工程量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泵后置的,降低凝汽器水室承压,从而降低工程成本的水泵后置的高位收水冷却水循环系统,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水泵后置的高位收水冷却水循环系统,它是一个冷却水的回流管路。
它包括安装在汽机房中的凝汽器,所述凝汽器的出水端通过凝汽器出水管道与循环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冷却塔进水管道与冷却塔进水端相连。
所述冷却塔的出水端通过冷却塔出水沟道与高位集水池及清污设备间的进水端相连;所述高位集水池及清污设备间的出水端通过凝汽器进水管道与凝汽器的进水端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塔为高位收水冷却塔。所述循环水泵为卧式离心循环水泵。
冷却水循环流程改进为:高位收水冷却塔(出口端:集水槽)→冷却塔出水沟道→高位集水池及清污设备间→凝汽器进水管道→凝汽器→凝汽器出水管道→循环水泵→冷却塔进水管道→高位收水冷却塔(进口端:中央配水竖井)。以1000MW级机组为例,高位收水冷却塔的集水池液面标高约为14.5m,凝汽器水室最高点液面通常标高约为6~7m;两者间高差即可满足克服从高位收水冷却塔集水槽至凝汽器两者间管道阻力和凝汽器本身的水阻的要求。当循环水泵布置于凝汽器出口后端时,凝汽器本体承压最大值约仅为14.5m。相比原有方案,本方案中由于承压大幅减小,凝汽器本体和管材的壁厚降低,可提高传热效率和降低凝汽器的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卧式离心水泵前置高位收水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总平面布置图
图2为立式混流水泵前置高位收水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总平面布置图
图3为水泵后置的高位收水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总平面布置图
图中:1-冷却塔,2-冷却塔出水沟道,3-高位集水池及清污设备间,4-凝汽器进水管道,5-凝汽器,6-循环水泵,7-冷却塔进水管道,8-凝汽器出水管道,9-清污设备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水泵后置的高位收水冷却水循环系统,它是一个冷却水的回流管路。
它包括安装在汽机房中的凝汽器5,凝汽器5的出水端通过凝汽器出水管道8与循环水泵6的进水端相连;循环水泵6的出水端通过冷却塔进水管道7与冷却塔1进水端相连。
冷却塔1的出水端通过冷却塔出水沟道2与高位集水池及清污设备间3的进水端相连;高位集水池及清污设备间3的出水端通过凝汽器进水管道4与凝汽器5的进水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8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焊缝检测的射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水冷电脑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