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腔镜手术粘膜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7587.1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2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徐生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桐庐时空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余木兰 |
地址: | 3115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腔镜 手术 粘膜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粘膜分离器,专用于人体组织器官表面粘膜的分离,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人体内组织器官表面手术中,往往需要对表面粘膜与组织之间进行分离,在手术过程中,因表面粘膜与组织器官之间进行分离手术细腻,需要有高精度和高标准的专用工具。在现有技术中,目前国内是用一般的手术器械和手术剪刀进行表面粘膜与组织之间进行分离,操作精度不够,容易损伤到组织器官,达不到理想的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设计一种结构合理,能有效地将人体组织器官表面粘膜分离的腹腔镜手术粘膜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腹腔镜手术粘膜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分离头和手柄,分离头固定在手柄的前端,分离头的边缘设置有薄刃,薄刃的末端与分离头固定成一体,薄刃的厚度从末端到前端逐渐变窄。薄刃的前端比较尖锐,分离粘膜时效果好,薄刃的前端到后端逐渐变宽,分离循序渐进,粘膜更容易脱离器官。
本实用新型所述分离头的前端为圆弧形,不会损伤器官粘膜。
本实用新型所述分离头与手柄之间有一个弯曲的夹角,夹角范围为15°~40°,更易操作,更加符合手、手柄、分离头、组织器官之间形成的操作角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地分离组织器官表面的粘膜,操作方便,不会损伤器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包括分离头1和手柄2,分离头1固定在手柄2的前端,分离头1的边缘设置有薄刃3,薄刃3的末端与分离头1固定成一体,薄刃3的厚度从末端到前端逐渐变窄。薄刃3的前端比较尖锐,分离粘膜时效果好,薄刃3的前端到后端逐渐变宽,分离循序渐进,粘膜更容易脱离器官。
本实施例中,分离头1的前端为圆弧形4,不会损伤器官粘膜。
本实施例中,分离头1与手柄2之间有一个弯曲的夹角α,α范围为30°,更易操作,更加符合手、手柄2、分离头1、组织器官之间形成的操作角度。
使用时,手握手柄2,将分离头1边缘的薄刃3对准需要分离的器官粘膜,将薄刃3尖锐的前端插入器官和粘膜之间,逐渐推进,使粘膜脱离器官附到分离头1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要其零件未说明具体形状和尺寸的,则该零件可以为与其结构相适应的任何形状和尺寸;同时,零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桐庐时空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桐庐时空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7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妇科抓钳的钳夹装置
- 下一篇:可拆卸上颌窦黏膜剥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