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式四轮驱动行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6292.2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2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曲凯;欧玉金;张庆亮;郑志刚;姜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北方重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29/22 | 分类号: | E21C2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4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 四轮驱动 行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掘进机用履带式四轮驱动行走机构,适用于矿山、隧道、煤矿及相关工程作业中所有重型设备的履带式行走部。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的高强度开采,矿井采区布置逐渐向纵深处发展,20°以上的大倾角煤层逐渐增加,而国内外现有掘进机都采用两轮驱动形式,该形式只能满足最大倾角为15°-18°巷道的掘进要求,已不能满足20°以上大倾角爬坡作业,特别是掘进机在大倾角下坡倒车及大倾角爬坡时明显暴露出两驱行走机构结构上的局限与缺陷,不能满足工况需求。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轮驱动行走机构,优化了力的作用形式,能够较好的弥补两轮驱动在结构上的缺陷与不足,该机构采用内外腔体可伸缩调节结构,前后驱动装置分别固定在内外腔体上,实现前后分别驱动或同时驱动,腔体结构强度高,内外腔体间隙配合,驱动平稳,驱动力大,可确保掘进机大倾角爬坡作业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履带式四轮驱动行走机构。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履带式四轮驱动行走机构,主要由内腔体、外腔体、前驱动机构、后驱动机构、涨紧油缸、涨紧卡板、履带板组构成,前驱动机构主要由前驱动链轮和前驱动减速机构成,前驱动链轮通过螺栓固定在前驱动减速机上,前驱动减速机通过高强螺栓与内腔体前端的减速机安装板固定;同样原理,后驱动机构主要由后驱动链轮和后驱动减速机构成,后驱动链轮通过螺栓固定在后驱动减速机上,后驱动减速机通过高强螺栓与外腔体后端的减速机安装板固定,所述的内腔体与外腔体采用抽匣式结构,间隙配合,构成了可伸缩式行走履带架结构,内腔体与外腔体之间装有液压油缸,通过油缸的伸缩调节履带的松紧程度,使其达到涨紧要求,所述的涨紧卡板卡在内外腔体之间,涨紧后油缸卸荷不受力,避免了涨紧油缸的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四轮驱动形式,弥补了两轮驱动在结构上的缺陷和不足,有效提高驱动力,满足煤矿大倾角掘进的要求;
2、采用腔体结构,整体强度高,承载能力强,大倾角掘进作业中行走架不易变 形和损坏;
3、优化了行走涨紧结构,掘进作业过程中涨紧油缸不受载荷作用,彻底解决了涨紧油缸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履带式四轮驱动行走机构,主要由内腔体4、外腔体5、前驱动机构、后驱动机构、涨紧油缸7、涨紧卡板6、履带板组1构成,前驱动机构主要由前驱动链轮3和前驱动减速机2构成,前驱动链轮3通过螺栓固定在前驱动减速机2上,前驱动减速机2通过高强螺栓与内腔体4前端的减速机安装板固定;同样原理,后驱动机构主要由后驱动链轮8和后驱动减速机9构成,后驱动链轮8通过螺栓固定在后驱动减速机9上,后驱动减速机9通过高强螺栓与外腔体5后端的减速机安装板固定,内腔体4与外腔体5采用抽匣式结构,间隙配合,构成了可伸缩式行走履带架结构,内腔体4与外腔体5之间装有涨紧油缸7,通过涨紧油缸7的伸缩调节履带的松紧程度,使其达到涨紧要求,涨紧卡板6卡在内、外腔体4、5之间,涨紧后油缸卸荷不受力,避免了涨紧油缸的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北方重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北方重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6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煤机及其牵引部的连接机构
- 下一篇:采煤机的摇臂、采煤机及综采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