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防盗装置的储油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5984.5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1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丁俊;许钦臣;朱腾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俊 |
主分类号: | B65D90/22 | 分类号: | B65D90/22;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防盗 装置 储油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油罐,具体涉及一种内置防盗装置的储油罐。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的偏远油井多不采用管线输送原油,而是将采出的原油储存于多功能罐内再用油罐车输送。这样,经常会发生盗油分子将多功能罐的控制阀拆掉,或将罐顶的进油口打开盗取罐内原油,既造成了原油大量丢失,又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内置防盗装置的储油罐。
其技术方案是:内置防盗装置的储油罐,包括顶部设有进油口的储油罐、油泵、电磁阀、受控器和控制器,进油口直接焊接连接来油管道,所述储油罐内底部安装油泵,油泵的输出管道伸出至储油罐外,储油罐内侧的输出管道上设有电磁阀,储油罐外侧的输出管道上设有手动阀,所述储油罐内侧部设有受控器,受控器上设有插口,该插口露在储油罐的外侧壁上,插口上连接能拔插的插头,插头通过控制器与电源连接头电连接,所述油泵及电磁阀分别与受控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受控器包括解码器、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和稳压电路,所述控制器包括带有降压稳压器的编码器,所述电源连接头与编码器及插头相连接,插头与插口为拔插式连接,插口与稳压电路的输入端、第一驱动电路及第二驱动电路相连接,解码器分别与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及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相连接,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油泵相连接。所述编码器与解码器为相互配套的电力线载波式编解码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进油口直接焊接连接来油管道,油泵及电磁阀均安装在罐内且油泵及电磁阀均受受控器和控制器的控制,因此,有效防止了盗油分子将多功能罐的控制阀拆掉,或将罐顶的进油口打开盗取罐内原油现象的发生。既杜绝了原油大量丢失,又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防盗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路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内置防盗装置的储油罐,包括顶部设有进油口1的储油罐2、油泵3、电磁阀4、受控器5和控制器9,进油口1直接焊接连接来油管道12,所述储油罐2内底部安装油泵3,油泵3的输出管道8伸出至储油罐2外,储油罐2内侧的输出管道8上设有电磁阀4,储油罐2外侧的输出管道8上设有手动阀11,所述储油罐2内侧部设有受控器5,受控器5上设有插口6,该插口6露在储油罐2的外侧壁上,插口6上连接能拔插的插头7,插头7通过控制器9与电源连接头10电连接,所述油泵3及电磁阀4分别与受控器5电连接。所述进油口1上设有排气孔13。其中,所述受控器5包括解码器52、第一驱动电路53、第二驱动电路54和稳压电路51,所述控制器9包括带有降压稳压器的编码器91,所述电源连接头10与编码器91及插头7相连接,插头7与插口6为拔插式连接,插口6与稳压电路51的输入端、第一驱动电路53及第二驱动电路54相连接,解码器52分别与第一驱动电路53的输入端及第二驱动电路54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驱动电路53的输出端与电磁阀4相连接,第二驱动电路54的输出端与油泵3相连接。所述编码器91与解码器52为相互配套的电力线载波式编解码电路。
使用时,平时与控制器9连接的插头7及电源连接头10放置在值班室内,此时油泵3及电磁阀4均关闭,即便是打开储油罐2输出管道8的手动阀11,输出管道8也不会有原油流出,由于油泵3及电磁阀4均安装在储油罐2内部,盗贼无法破坏。当需要将储油罐2内原油外运时,将控制器9上的插头7插入插口6,将电源连接头10连接电源即可,此时,编码器91通过电源线向解码器52发送编码信号,经解码器52解码后通过第一驱动电路53及第二驱动电路54驱动电磁阀4与油泵3均开启,再打开手动阀11,输出管道8即会将储油罐2内原油输送给罐车拉走。
本实用新型的进油口1直接焊接连接来油管道12,油泵3及电磁阀4均安装在罐2内且油泵3及电磁阀4均受受控器5和控制器9的控制,因此,有效防止了盗油分子将多功能罐的控制阀拆掉,或将罐顶的进油口1打开盗取罐2内原油现象的发生。既杜绝了原油大量丢失,又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防盗性强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俊,未经丁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59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