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活塞杆防转缸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4491.X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8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闫晓波;杨森;魏福海;宋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金川汇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6 | 分类号: | F15B15/16;F15B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杆 防转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活塞杆防转缸。
背景技术
标准气、液压缸在工作中受流体及外部载荷的影响,圆形活塞杆、活塞容易产生转动,不能满足不允许活塞杆转动的设备配套。而现有的防止活塞杆转动气、液压缸普遍采用异形活塞杆、异形缸筒活塞或标准气、液压缸外置导杆结构,前者工艺复杂、密封困难、制造成本高,后者结构复杂、外形尺寸较大,不利于设备配套厂家选型配套,限制了防转缸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多活塞杆防转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活塞杆防转缸,包括缸筒、前缸盖、第一密封圈、活塞杆、滑动轴承、第二密封圈、外连接座、第一螺钉、连接盘、活塞、第二螺钉、导向带、第三密封圈、后缸盖、连杆、螺母、P1口、P2口、前腔、后腔,所述缸筒在防转缸的一侧,所述前缸盖与缸筒连接,并用第一密封圈密封,所述活塞杆穿过前缸盖,由滑动轴承支撑,第二密封圈密封,所述外连接座与活塞杆用第一螺钉连接,所述连接盘与活塞杆连接,所述活塞与连接盘用第二螺钉连接,并由导向带支撑,第三密封圈密封,所述后缸盖与缸筒连接,并用第一密封圈密封,所述连杆与后缸盖连接,并用螺母紧固,所述P1口与前缸盖连接,所述P2口与后缸盖连接,所述前腔在缸筒的内部,所述后腔在后缸盖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外连接座通过第一螺钉与活塞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通过第二螺钉与连接盘连接,并由导向带支撑,第三密封圈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与后缸盖连接,并用螺母紧固。
本实用新型打破传统概念,在标准气、液压缸的基础上,不改变外形尺寸的情况下,采用多个圆形活塞杆结构,工艺简单,结构紧凑,稳定性好,成本低,外形尺寸和标准气液、压相同,有利于设备配套厂家选型配套,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活塞杆防转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一种多活塞杆防转缸,包括缸筒1、前缸盖2、第一密封圈3、活塞杆4、滑动轴承5、第二密封圈6、外连接座7、第一螺钉8、连接盘9、活塞10、第二螺钉11、导向带12、第三密封圈13、后缸盖14、连杆15、螺母16、P1口17、P2口18、前腔19、后腔20,所述缸筒1在防转缸的一侧,所述前缸盖2与缸筒1连接,并用第一密封圈3密封,所述活塞杆4穿过前缸盖2,由滑动轴承5支撑,第二密封圈6密封,所述外连接座7与活塞杆4用第一螺钉8连接,所述连接盘9与活塞杆4连接,所述活塞10与连接盘9用第二螺钉11连接,并由导向带12支撑,第三密封圈13密封,所述后缸盖14与缸筒1连接,并用第一密封圈3密封,所述连杆15与后缸盖14连接,并用螺母16紧固,所述P1口17与前缸盖2连接,所述P2口18与后缸盖14连接,所述前腔19在缸筒1的内部,所述后腔20在后缸盖14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外连接座7通过第一螺钉8与活塞杆4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10通过第二螺钉11与连接盘9连接,并由导向带12支撑,第三密封圈13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15与后缸盖14连接,并用螺母16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流体经P2口进入缸体后腔,推动活塞向前腔移动,活塞推动活塞杆伸出,实现动力输出,前腔流体从P1口流出;换向后,流体经P1口进入缸体前腔,推动活塞向后腔移动,活塞带动活塞杆缩回,后腔流体从P2口流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杆在伸缩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多活塞杆结构,活塞杆位置被前缸盖对应孔孔位限制,滑动轴承支撑导向,活塞、活塞杆的旋转自由度被完全限制,因此实现了防止活塞杆转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打破传统概念,在标准气、液压缸的基础上,不改变外形尺寸的情况下,采用多个圆形活塞杆结构,工艺简单,结构紧凑,稳定性好,成本低,外形尺寸和标准气液、压相同,有利于设备配套厂家选型配套,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金川汇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枣庄金川汇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44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食用的信阳毛尖茶粉及其制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