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4436.0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4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曾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艾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接收 第二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
背景技术
现代手机接收电路在性能上要求高线性、大动态范围、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这就要求尽可能地提高接收器的线性度和抗干扰能力,减小其信号失真和误码率,超短波标准信号输入后,首先经过限幅器,然而经过放大器放大或衰减器衰减,完成射频动态调整,然后经过预选器选择所需频段,信号通过预选器后被低噪声放大器放大,低噪声放大器对信号幅度进行放大,在一定增益的情况下,可以对后面的电路噪声进行抑制;信号经过低噪放后,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8GHz左右的镜频信号。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后,与第一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中频信号,中频信号再经过滤波和放大处理后与第二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所需的第二中频信号,然而,传统的第二本振电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相位噪声指标余量较小,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至第七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八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三极管、二极管、振荡器和GSM驱动芯片,所述振荡器的第一端接地,所述振荡器的第二端与所述GSM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GSM驱动芯片的分频器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分频器工作电源,所述GSM驱动芯片的鉴相器端接鉴相器工作电源,所述GSM驱动芯片基准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工作电源,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GSM驱动芯片的滤波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工作时,当振荡器满足启振的振幅、相位等条件时,三极管产生振荡,并经过第六电容的取样反馈回三极管反复进行放大形成正反馈系统,直至振荡管由线性过渡到非线性工作状态达到平衡后,由第三电容耦合至GSM驱动芯片,其中一路经二分频调节中频信号,另外一路与基准评论鉴相后经环路滤波器去除高频分量,通过改变二极管来控制第二本振的频率,本电路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相位噪声指标余量较大,功耗较小,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艾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艾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4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O2气保焊枪
- 下一篇:一种处理污染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