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训练用击打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2690.7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7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北 |
主分类号: | A63B69/20 | 分类号: | A63B69/2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曲宝威 |
地址: | 11601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训练 击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训练用器械,特别是一种训练用击打袋。
背景技术
打击袋是散打或拳击等训练时经常使用的器械,现有的击打袋均是吊挂形式的,将击打袋吊挂在空中。训练时,击打袋受力后有一定量的摆动。这种方式的击打袋有如下缺点:击打袋吊挂的位置固定,训练过程中无法做到移动击打,限制了训练的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根据训练需要训练者即可做到在原位击打,也可边移动边击打,增加训练的灵活性,提高训练效果的训练用击打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击打袋,包括车体,在车体上固定有第一击打袋。
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击打袋,其中所述的第一击打袋包括与车体固定连接的芯柱和外侧的外套,在外套和芯柱之间设有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击打袋,其中所述的第一击打袋的上方设有第二击打袋,第二击打袋通过固定在车体上的支杆吊挂。
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击打袋,其中所述的车体的一端连接有把手,车体的下面一端通过固定支架安装有转动轮,车体的下面另一端通过偏心式转向支架安装有转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击打袋,训练者可分别击打第一击打袋和第二击打袋,当车体不移动时第一击打袋处于固定装态,击打时稳固,不移动也不晃动,第二击打袋处于吊挂状态,击打后可出现一定量的摆动;当练训指导者或陪练者推动车体时,各击打袋处于移动状态,训练者可边移动边击打,由于车体下方有转向轮,因此移动方向可根据需要随意,既可直线移动,又可按曲线方式移动,扩大了训练的范围,第二击打袋在移动的同时还有一定量的摆动,大大提高了训练的灵活性和训练效果,有助于训练者的训练成绩快速提高,适合于各种训练场地,不受是否有吊梁、固定架等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1为车本,利用金属板和型钢焊接制作。在车体1上固定有第一击打袋7。第一击打袋7包括与车体1固定连接的芯柱6和外侧的外套5,在外套5和芯柱6之间设有填充物4。其中芯柱6为金属杆并下端与车体1之间可为焊接或螺纹固定连接。外套5为常用的面料,包知棉布料或化纤面料等,填充物为便于击打的软体的材料或小颗粒沙子。
在第一击打袋7的上方设有第二击打袋8,第二击打袋8通过固定在车体1上的支杆9吊挂。第二击打袋8与现有的吊挂式击打袋相同,不再详述。
车体1的一端连接有便于推动的把手10。车体1的下面一端通过固定支架2安装有两个转动轮3,固定支架2与车体1之间可为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转动轮3与固定支架2之间设有转轴。车体1的下面另一端通过偏心式转向支架11安装有转向轮12,转向支架11呈偏心状态,并且在转向支架11与车体1之间设有轴承,以方便转向。转向轮12和转动轮3均通过转轴和轴承分别安装在转向支架11和固定支架2上。
本实用新型的击打袋,训练者可分别击打第一击打袋7和第二击打袋8,当车体1不移动时第一击打袋7处于固定装态,击打时稳固,不移动也不晃动,第二击打袋8处于吊挂状态,击打后可出现一定量的摆动;当练训指导者或陪练者推动车体1时,各击打袋处于移动状态,训练者可边移动边击打,由于车体1下方有转向轮12,因此移动方向可根据需要随意,既可直线移动,又可按曲线方式移动,扩大了训练的范围,第二击打袋8在移动的同时还有一定量的摆动,大大提高了训练的灵活性和训练效果,有助于训练者的训练成绩快速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北,未经胡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26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