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带成型复合铝硬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2529.X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7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龙安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2 | 分类号: | B32B15/082;B32B15/20;B32B7/12;B65D6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3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带 成型 复合 铝硬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药用包装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带成型复合铝硬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药品包装材料产品中,多为复合硬片结构,包括:PVC,PVC/PVDC,PVC/PE,PVC/ACLAR等结构产品。经使用发现,现有的这些复合材料在往往只对水蒸汽或氧气有单一阻隔性能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寿命长、对水蒸气和氧气具有极高的阻隔性的能热带成型复合铝硬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带成型复合铝硬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聚氯乙烯层、铝箔层和第二聚氯乙烯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聚氯乙烯层和铝箔层之间设置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所述第二聚氯乙烯层与所述铝箔层之间还依次设置有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层和丙烯酸改性聚乙烯层,所述丙烯酸改性聚乙烯层与所述铝箔层、铝箔层与第一聚氯乙烯层之间均设有采用酒精-水性聚氨酯改性聚丙烯酸酯制成的胶粘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几层透明膜经过复合后,整体效果依然透明,对水蒸气和氧气都有着极高的阻隔性能,产品结构更为对称,能有效改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翘曲等现象。
2、采用具有较强的耐蒸煮性酒精-水性聚氨酯改性聚丙烯酸酯胶粘剂,取代原来的非环保安全甲苯或醋酸乙酯溶剂型聚氨酯热固性胶粘剂,对聚酯/铝/聚乙烯药品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进行粘接改性,复合生产时所烘干排放的是无毒不易燃的酒精-水混合汽体,不仅彻底克服了现有非环保胶粘剂的缺点,同时又保持了该药品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良好的综合使用性能,从而很好地提升了该复合软包材产品的生产技术质量品级,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改性效果。
3、通过共挤出方式挤出的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层和丙烯酸改性聚乙烯层,不但具有同各自所附着的铝箔层、聚酰胺层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而且整个挤出层柔软、韧性强,具有极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可有效防止产品在冷冲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铝裂和离层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聚氯乙烯层;2、铝箔层;3、第二聚氯乙烯层;4、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5、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层;6、丙烯酸改性聚乙烯层;7、胶粘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热带成型复合铝硬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聚氯乙烯层1、铝箔层2和第二聚氯乙烯层3,第一聚氯乙烯层1和铝箔层2之间设置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4,第二聚氯乙烯层3与铝箔层2之间还依次设置有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层5和丙烯酸改性聚乙烯层6,丙烯酸改性聚乙烯层6与铝箔层2、铝箔层2与第一聚氯乙烯层1之间均设有采用酒精-水性聚氨酯改性聚丙烯酸酯制成的胶粘剂层7。
通过共挤出方式挤出的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层5和丙烯酸改性聚乙烯层6,不但具有同各自所附着的铝箔层2、第二聚氯乙烯层3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而且整个挤出层柔软、韧性强,具有极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可有效防止产品在冷冲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铝裂和离层等问题。
同时采用具有较强的耐蒸煮性酒精-水性聚氨酯改性聚丙烯酸酯胶粘剂,取代原来的非环保安全甲苯或醋酸乙酯溶剂型聚氨酯热固性胶粘剂,对聚酯/铝/聚乙烯药品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进行粘接改性,复合生产时所烘干排放的是无毒不易燃的酒精-水混合汽体,不仅彻底克服了现有非环保胶粘剂的缺点,同时又保持了该药品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良好的综合使用性能,从而很好地提升了该复合软包材产品的生产技术质量品级,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改性效果
本冷冲压固体药用复合硬片几层透明膜经过复合后,整体效果依然透明,对水蒸气和氧气都有着极高的阻隔性能,产品结构更为对称,能有效改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翘曲等现象。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龙安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龙安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25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转向泵输入轴连接结构
- 下一篇:触控装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