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故障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1114.0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军;卢云;吴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故障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故障监测系统,涉及汽车智能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大量汽车造成的道路拥挤,而产生的汽车追尾和倒车相撞以及擦碰问题越来越严重,也慢慢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发动机是汽车行驶的动力来源,随着其工作性能的不断改善、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以及工作环境的恶劣等原因使得发动机发生故障的概率越来越大,因此发动机成为汽车故障检测的重点对象;同时车内开空调睡觉引发的CO中毒,也使得汽车环境安全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目前,国内一般常用的测距为激光测距,然而激光测距价格昂贵且受环境的影响较大,超声波测距则具有信息处理简单、快速,价格低廉,测距迅速、方便、易于实时控制等优势。而且和光学方法相比:超声波可以直接测量较近的目标,纵向分辨率高,不受光线、烟雾、电磁干扰等因素影响。因此对于测量处于黑暗、电磁干扰等比较恶劣环境中的物体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通过超声波测距模块的相互配合,测量出车身周围障碍物的距离,并由人机交互界面及时有效的反馈给车主,让车主可以在事故将要发生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故障监测系统,利用超声波传感器、CO传感器和录音芯片,对汽车周围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及时监测汽车故障,并对事故进行预防,提高了汽车的智能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故障监测系统,包括安装于汽车的车首、车尾、车身左侧和车身右侧的超声波测距模块,以及安装于汽车内部的CO传感器和录音模块,所述超声波测距模块、CO传感器和录音模块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连接报警装置。
汽车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
CO传感器与汽车空调线路连接,CO传感器在汽车空调开启时开始工作,监测汽车内部的CO浓度。录音模块与汽车发动机线路连接,录音模块在汽车发动机启动时开始录音,记录发动机的工作声音。
所述CO传感器为MGS1100型CO传感器,所述录音模块为SX0916H型录音芯片,
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为16位S12XS128单片机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为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故障监测系统,在车内使用CO浓度传感器监测车内CO浓度,解决了车内CO气体中毒问题。同时利用超声波测距模块,对车身周围环境起到了很好的监控效果;以及通过录音芯片记录发动机工作声音,及时检测汽车故障,都对事故发生起到了预防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故障监测系统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系统超声波测距模块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超声波测距接收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系统CO传感器测量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故障监测系统,包括安装于汽车的车首、车尾、车身左侧和车身右侧的超声波测距模块,以及安装于汽车内部的CO传感器和录音模块,所述超声波测距模块、CO传感器和录音模块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连接报警装置。汽车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
CO传感器与汽车空调线路连接,CO传感器在汽车空调开启时开始工作,监测汽车内部的CO浓度。录音模块与汽车发动机线路连接,录音模块在汽车发动机启动时开始录音,记录发动机的工作声音。
所述CO传感器为MGS1100型CO传感器,所述录音模块为SX0916H型录音芯片,
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为16位S12XS128单片机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为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
MGS1100型CO传感器在汽车空调开启时开始工作,实时监测车内CO浓度,当浓度接近危险值时启动报警装置,提醒车主及时开窗通风排出CO气体。SX0916H型录音芯片在汽车发动机启动时开始录音,实时跟踪记录发动机的工作声音,为检测汽车故障提供依据,整个系统相互配合,能解决行车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超声波测距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1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华绒螯蟹扣蟹长距离运输方法
- 下一篇:用于生成音频信号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