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间隙双向调整消除齿轮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0446.7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6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单浩锋;盛小慧;孙宏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南华中等专业学校 |
主分类号: | F16H55/18 | 分类号: | F16H55/1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隙 双向 调整 消除 齿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隙消除的齿轮副机构。属于机械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人在操作机床过程中,机床控制手柄是利用齿轮传动控制工作台的进给和回退的,因此在正转与反转中齿与齿之间会存在的回转间隙,工人在加工另一个工件时,需要进行机床丝杠的精度调整,非常麻烦,同时每次调整也降低了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微间隙双向调整消除齿轮副机构,此机构能有效消除,齿轮配合的齿与齿之间间隙,工人操作方便,机床加工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间隙双向调整消除齿轮副机构,其特点是:所述机构包括上齿轮、下齿轮和弹簧,所述下齿轮上设置有沿其中心均匀排列的下固定螺栓,所述上齿轮上开有与每个下固定螺栓对应的孔,所述孔的直径大于下固定螺栓的直径,上齿轮上设置有与每个下固定螺栓相对应的上固定螺栓,所述上齿轮与下齿轮为平键松联接,所述每个上固定螺栓依次与其相邻的下固定螺栓通过弹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微间隙双向调整消除齿轮副机构,其下固定螺栓有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间隙双向调整消除齿轮副机构,上齿轮和下齿轮采用弹簧拉紧,单齿双面交叉紧贴,在与其他齿轮配合时,有效的消除了齿轮副周向形成的间隙,工人在操作机床时,不需每次加工完工件之后调整机床丝杠的精度,操作方便,同时提高了机床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间隙双向调整消除齿轮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4的俯视图。
图中:
上齿轮1,
上固定螺栓1.1,
孔1.2,
下齿轮2,
下固定螺栓2.1,
弹簧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间隙双向调整消除齿轮副机构,它包括上齿轮1、下齿轮2和弹簧3,上齿轮1和下齿轮2的直径相同,所述下齿轮2上设置有三个沿其中心均匀排列的下固定螺栓2.1,所述上齿轮1上开有与下固定螺栓2.1对应的孔1.2,所述孔1.2的直径大于下固定螺栓2.1的直径,上齿轮1上设置有与下固定螺栓2.1对应的上固定螺栓1.1,所述上齿轮1与下齿轮2为平键松联接,所述每个上固定螺栓1.1依次与其相邻的下固定螺栓2.1通过弹簧3连接。
工作原理:下固定螺栓2.1穿过孔1.2将上齿轮1和下齿轮2,上齿轮1与下齿轮2为平键松联接,每个上固定螺栓1.1依次与其相邻的下固定螺栓2.1通过弹簧3连接,由于孔1.2的直径大于下固定螺栓2.1的直径,在弹簧3的拉力下,上齿轮1和下齿轮2的齿有一些错位(参见图1-2,图1中实线部分为上齿轮1,虚线部分为下齿轮2),安装好之后的上齿轮1和下齿轮2同时与齿轮B配合,在弹簧3的作用下,在机床进给和回退过程中,上齿轮1与下齿轮2会有细微的相对转动,上齿轮1和下齿轮2的齿与齿轮B的齿一直紧贴,因此此机构能有效消除齿轮传动中产生的回转间隙。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齿轮传动上增加了一个齿轮,并采用弹簧拉紧,单齿双面交叉紧贴,杜绝齿轮副周向形成的间隙,提高机床加工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南华中等专业学校,未经江阴市南华中等专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0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田管理机变速箱总成
- 下一篇:一种新型节能电磁电脑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