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光源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0399.6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9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庄文荣;陈兴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浦耳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孙明;戴坚 |
主分类号: | F21V21/108 | 分类号: | F21V21/108;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灯光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光源支架,属于LED光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源就是发光二极管(LED)为发光体的光源。发光二极管发明于20世纪60年代,在随后的数十年中,其基本用途是作为收录机等电子设备的指示灯。这种灯泡具有效率高、寿命长的特点,可连续使用10万小时,比普通白炽灯泡长100倍。在未来5年,这种光源将成为下一代照明的主流产品。
从发光效率角度,LED经过几十年的技术改良,其发光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白炽灯、卤钨灯光效为12-24流明/瓦,荧光灯50~70流明/瓦,钠灯90~140流明/瓦,大部分的耗电变成热量损耗。LED光效经改良后已达到达50~200流明/瓦或更高,而且其光的单色性好、光谱窄,无需过滤可直接发出有色可见光。同时,世界各国仍然在做加紧提高LED光效方面的研究,在不远的将来其发光效率将有更大的提高。
目前LED光源均设置于LED灯的底部,以为使LED光源固定并电性连接导通,使得LED光源仅为面光源,牺牲了其另外一侧的光的传导,为使LED光源更高效率、简单、便捷地运用于替代传统光源,各大厂家、研发机构均在不断地对LED光源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结构,使其更符合市场需求,实现全周出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LED灯的光源支架,本LED灯的光源支架为LED光源的关键部件,它对LED光源起到支撑、固定、导通、密封、绝缘作用。本实用新型LED灯的光源支架为中空带底座的玻璃支架,支架内部延中空两边融封有两根导电线,分别从支架底座及支架另一端延生,本实用新型LED灯的光源支架中空部位用于作为排气管,本实用新型LED灯的光源支架通过融封在内的两根导电线支撑、固定LED光源并使LED光源与外界电源电性导通,LED光源固定于支架上后放入LED灯的玻璃壳体内,玻璃底座与LED灯的玻璃壳体融封固定,为使LED光源免受外界环境影响,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通过支架的中空部位即排气管可对LED灯的玻璃壳体进行抽真空处理,也可充入散热气体,并对中空部位(排气管)壳体外一端进行融封处理,使LED灯的玻璃壳体实行密封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光源支架,其支架底座为上小下大形底座,其上部小于LED灯的玻璃壳体的开口,下部大于LED灯的玻璃壳体的开口,支架固定LED光源后可经LED灯的玻璃壳体开口放入壳体内,由于支架底座下部大于壳体开口,所以支架底座下部卡在壳体开口,对支架底座与壳体开口卡壳部位进行玻璃融封,去掉支架底座卡壳处多余部位,实现支架与LED灯玻璃壳体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光源支架,其所述的上小下大的底座为规则形状的底座,可以是锥形底座或帽形底座或喇叭形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光源支架,其特所述的锥形底座为角锥形底座或圆锥形底座。
为便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灯光源支架,其角锥形底座或圆锥形底座均以光源支架的中空部位为中心。支架底座的上部与支架中空部位(排气管)连接,中空部位从支架底座的上部向下延伸。
为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光源支架,其除底座上部与支架中空部位连接,支架底座为空心。
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光源支架,为便于工艺制备,其在支架底座的上部可带一个便于机械手臂抓握的玻璃球,或支架底座的上部有一个便于机械手臂抓握的凹陷部位。用于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机械手臂的抓握来完成各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光源支架,其中空用作为排气管,中空可以不是整个支架柱都是空心的,空心部位仅到支架底座的上部,该部位带有排气口,通过排气口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从支架底座的上部再往上支架柱可为实心部位。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本实用新型LED灯光源支架结构剖面图(底座除支架中空部位,其他部位为实心)
图2、本实用新型LED灯光源支架结构剖面图(底座中空)
图3、本实用新型LED灯光源支架结构剖面图(圆锥形底座)
图4、本实用新型LED灯光源支架结构剖面图
图5、本实用新型LED灯光源支架结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浦耳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孙明;戴坚,未经上海亚浦耳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孙明;戴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03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火头
- 下一篇:用于车辆中的调节系统的传感器模块、控制设备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