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起落架用微动开关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0248.0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4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叶学俊;褚磊;高晨;李岩;蒋绍臣;卢春兰;李竹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兴市航联电连接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24 | 分类号: | B64C25/24;H01R1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起落架 微动 开关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微动开关电缆,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起落架用微动开关电缆。
背景技术
微动开关电缆主要用于要求耐环境、高可靠、轻量化的航天、航空等领域。传统的微动开关电缆技术,是将微动开关通过导线与机载电连接器相连,然后进行防护和密封处理,这样就使得整个微动开关电缆形成一个整体,根本不能实现微动开关与机载连接器之间的快速装卸。这样的微动开关电缆在实际使用中带来以下缺陷:(1)微动开关的安装位置是始终固定的,极微量的位移都可能导致起落架指示系统的故障,因此微动开关一旦安装就不能移动,对使用和维护造成很大的困难,一旦微动开关电缆出现故障,就必须对微动开关进行拆卸,排故完成后需要再次对微动开关位置进行系统校对,既费时又为系统增加了不稳定因素;(2)一个微动开关只能对应一个机载插口,单机起落架系统就需要九只微动开关和其对应的电连接器,使得地勤人员维护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飞行重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拆卸、防护性能好、信号传输组合化、精简化的飞机起落架用微动开关电缆。
为达到以上技术指标,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飞机起落架用微动开关电缆,包括第一微动开关、输入端电连接器、第一电连接器、波纹管和传输电缆,传输电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电连接器和输入端电连接器,传输电缆上套接有主波纹管,主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连接器和输入端电连接器密封连接,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一电连接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微动开关和第三微动开关,所述第二微动开关与第二电连接器连接,第三微动开关与第三电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二、第三电连接器分别经传输电缆与输入端电连接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连接器连接的传输电缆穿过第一支路波纹管和主波纹管与输入端电连接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路波纹管旁接于主波纹管,旁接处设有模缩套。
进一步地,第三电连接器连接的传输电缆穿过第二支路波纹管和主波纹管与输入端电连接器连接。
再进一步地,第二支路波纹管旁接于主波纹管的输入端。
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三组微动开关通过卡口与卡口式电连接器连接锁定,维护只需拆开电连接器,无需拆下微动开关,维护方便、快捷;
(2)波纹管与电连接器间的连接处以及波纹管与波纹管间的防水处均设有模缩套,模缩套采用的抗溶液橡胶及高强度抗液体密封胶组合,抗溶性、老化、热震、阻燃性能好,防止了液体从结合部位进行渗漏,防水性能进一步强化;
(3)飞机起落架用微动开关电缆采用三只微动开关和四只电连接器组合,代替了原九根微动开关电缆的设计方案,使得起落架传输系统结构精简化、功能组合化、准备快捷化,同时大大降低了飞行重量,符合飞行减重设计原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微动开关1,第一电连接器2,模缩套3,主波纹管4,第三微动开关5,第三电连接器6,第二支路波纹管7,尾部附件8,输入端电连接器9,第二微动开关10,第二电连接器11,第一支路波纹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所示,一种飞机起落架用微动开关电缆包括第一微动开关1、第一电连接器2、模缩套3、主波纹管4、第三微动开关5、第三电连接器6、第二支路波纹管7、尾部附件8、输入端电连接器9、第二微动开关10、第二电连接器11和第一支路波纹管12。所述输入端电连接器9输入端连接有尾部附件8,所述尾部附件8经三路套有聚四氟乙烯波纹管的传输电缆分别与第一电连接器2、第二电连接器11和第三电连接器6连接,所述第一、二、三电连接器分别对应连接第一微动开关1、第二微动开关10和第三微动开关5。所述波纹管包括主波纹管4、第一支路波纹管12和第二支路波纹管7,所述主波纹管4为双通道波纹管,尾部附件8与第一电连接器2间的传输电缆穿过主波纹管4的一通道,尾部附件8与第二电连接器11间的传输电缆穿过主波纹管4的另一通道和第一支路波纹管12,尾部附件8与第三电连接器6间的传输电缆穿过第二支路波纹管7。所述第一支路波纹管12与主波纹管4连接处由模缩套3密封,第二支路波纹管7与尾部附件8的连接处由模缩套3密封,所述电连接器与波纹管接口处均由模缩套3密封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兴市航联电连接器有限公司,未经泰兴市航联电连接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0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