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胀法酞菁蓝B酸胀终点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9676.1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8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冯友龙;吴志平;周传和;黄成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亚邦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胀 法酞菁蓝 终点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酸胀法酞菁蓝B酸胀终点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酸胀法酞菁蓝B是在定量的67%硫酸中加入定量的铜酞菁,在搅拌状态下控制一定的温度实现颜料化,颜料化的终点检测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搅拌2小时,在停止搅拌的情况下,用取样杆在反应釜内取酸胀样,通过目测,判断这釜酸胀料是否到终点,若终点到,进行下道工序操作,若终点未到,继续搅拌,直到目测终点合格。
由于现有技术采用的目测法,存在目测终点主观成分多,易判断失误,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判断标准也不一样,易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而且用取样杆取样,需清洗取样杆,同时易导致污染及物料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效果好的酸胀法酞菁蓝B酸胀终点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酸胀法酞菁蓝B酸胀终点控制装置,包括反应釜、搅拌轴、电机固定装置和电机;所述搅拌轴下方安装有搅拌桨;所述搅拌轴上端和电机转轴固定;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固定装置上;所述电机和电压源连接;所述电机和电压源之间串联有电流表。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压源为恒压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酸胀法酞菁蓝B酸胀终点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电流表的使用,结构简单;使得电流表示数和反应情况形成对应关系,因此酞菁蓝B酸胀终点控制操作简便,产品质量稳定,同时也消除了取样时给取样对象造成的污染及物料损失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反应釜;2-搅拌轴;3-搅拌桨;4-电机固定装置;5-电机;6-电压源;7-电流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酸胀法酞菁蓝B酸胀终点控制装置,包括反应釜1、搅拌轴2、电机固定装置4和电机5;所述搅拌轴2下方安装有搅拌桨3;所述搅拌轴2上端和电机5转轴固定;所述电机5安装在电机固定装置4上;所述电机5和电压源6连接;所述电机5和电压源6之间串联有电流表7。
其中,所述的电压源6为恒压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给反应釜内进行酸胀反应,随着酸胀的进行,铜酞菁与硫酸起化学反应,游离硫酸越来越少,物料越来越稠,搅拌阻力越来越大,在电压稳定的情况下,体现在搅拌电机电流越来越大,当酸胀达到终点时,电流表指示的电流稳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当电流达到这个数值时,表示酸胀达到反应终点,可以进入下一工序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电流表,当电流表达到某一数值并稳定在这一数值时,表示酸胀终点合格;这样操作产品质量很稳定,消除了人为的主观不确定因素导致质量的不稳定;也减少了取样对象的污染及物料损失。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亚邦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宣城亚邦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96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段式外盘管涂料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搪玻璃罐盖转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