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单向压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9083.5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7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琴;张振华;史洪涛;宋振超;祝云霞;杨阳;闫斌;张媛媛;王文敏;所旭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08***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单向 压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紧机构,具体为一种快速单向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压紧机构广泛使用在工厂生产过程中,用于保持工件定位后所获得正确的位置。常用的压紧机构有:螺旋压紧机构、凸轮压紧机构、偏心压紧机构、杠杆压紧机构等,在众多形式的压紧机构中凸轮压紧机构以其运动规律可设定、动作准确可靠而被广泛应用,将凸轮的线接触通过转换元件可形成面接触或点接触来压紧或放松工件。
目前,工厂生产中用到的凸轮压紧机构主要有盘形凸轮机构和移动凸轮机构,在绕轴转动时输入力矩,径向输出作用力的形式中选用盘形凸轮机构为绝大多数。该机构的缺点是:1、体积较大,不适用于狭窄的空间;2、接触面为高副接触,难以实现自锁;3、轮廓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的压紧机构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快速单向压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单向压紧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通过导杆轴套上下支撑两根支撑导杆,支架内位于两根支撑导杆之间支撑有方轴;所述方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压紧轴,所述压紧轴通过传动轴套穿出支架与手柄连接;所述每根支撑导杆上安装有滑座,即所述滑座上开有使得滑座相对于支撑导杆具有横向水平行程的条形孔,滑座通过条形孔安装在支撑导杆上;所述滑座内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滑座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导杆连接;所述两个滑座共同与压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方轴上位于压板的后方套接有凸轮。
工作时,手柄安装在压紧轴的突出方形部,用于转动压紧轴,压紧轴通过联轴器带动方轴旋转,凸轮固定在方轴上,转动的限位机构由压紧轴中部镶嵌的销子与轴套内的凹槽构成,滑座用两根导杆支撑,滑座内固定了圆锥弹簧,用于放松时复位。顺时针转动手柄时,可压紧工件,凸轮转到压紧点将压板推向工件,实现自锁时,压紧轴的转动将在轴套内被限制,逆时针转动90度时,放松工件,滑座在复位弹簧力作用下退回原位,拉开压板和工件的距离,方便更换工件,同时压紧轴的转动也将在轴套内被限制。在此过程中,凸轮顺时针转动时其轮廓与压板线接触,沿轮廓线逐渐压紧工件,达到限位点,使压紧力逐渐增大,在限位点自锁,这样合理设计类凸轮的轮廓线使手动力缓慢增加,以减少手动力对类凸轮的冲击,提高类凸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凸轮机构、传动轴多级串联式压紧结构,将凸轮机构、自复位传力机构融为一体,实现“一代多”,无需电源、气源,只需用转动手柄90度即可实现同时压紧多台工件,其结构紧凑,体积小,压紧方式简捷、快速,同时可以进行模块化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开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导杆轴套,3-压紧轴,4-方轴,5-联轴器,6-支撑导杆,7-滑座,8-压板,9-复位弹簧,10-凸轮,11-传动轴,12-传动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快速单向压紧机构,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内通过导杆轴套2上下支撑两根支撑导杆6,支架1内位于两根支撑导杆6之间支撑有方轴4;所述方轴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5连接有压紧轴3,所述压紧轴3通过传动轴套12穿出支架1与手柄连接;所述每根支撑导杆6上安装有沿支撑导杆6滑动的滑座7,即所述滑座7上开有使得滑座7相对于支撑导杆6具有横向水平行程的条形孔,滑座7通过条形孔安装在支撑导杆6上;所述滑座7内安装有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滑座7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导杆6连接;当压板8压向工件时,复位弹簧9被压缩;当手柄逆时针转动后,滑座7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恢复原位。所述两个滑座7共同与压板8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方轴4上位于压板8的后方套接有凸轮10,所述凸轮10与压板8的后侧面线接触。所述方轴4的另一端连接有传动轴11,将支架沿压紧轴轴向模块化拼装并用传动轴与联轴器连接即可扩展出多个压紧点,实现对更多工件的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90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合材料
- 下一篇:手动驱动转向系磨合的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