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骨感应头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8885.4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2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登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骨感 头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语音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骨感应放音和RFID拾音收发器的头盔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全骨感语音收发器,语音接收与发送都是由两套分离的机构实现,分别位于使用者头部的不同位置。因此涉及部件较多。
另外,由于单一的全骨感语音收发器,使用者在行走或奔跑时产生的纵向骨振动将传入骨感应语音发送器,容易造成语音激进器的误启动。在行走或奔跑过程中也容易令全骨感语音收发器接收能力变差,单一的使用环境难以实现多元化的现代生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使用骨感应放音和RFID拾音收发器实现多元化生活的头盔装置,并且能有效避免使用者在行走或奔跑时的信号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挤拉成型的多功能骨感应头盔装置,包括头盔本体,所述头盔本体两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传感器盒,所述传感器盒由至于一个支架固定于所述头盔本体的外侧壁,所述传感器盒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骨感应放音器或/和骨感应拾音器,所述支架上还固定有控制中心服务器,所述控制中心服务器连接有RFID读卡器和信息显示装置。
通过RFID读卡器,使用者可以读取行走时在绿道或人行道上预设的标签,直接由信息显示装置传递给使用者。绿道或人行道上通过设置一些距离信息、障碍物信息、天气预报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信息显示装置为音频警示器或发光警示器。RFID读卡器通过读取预设的标签,直接通过音频或发光进行了传递绿道或人行道上通过设置一些距离信息、障碍物信息、天气预报等信息。让使用者获知途径更加直接方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架为U型结构,所述传感器盒固定于U型支架的两端,所述控制中心服务器连、RFID读卡器和信息显示装置固定于U型支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架为金属支架或碳纤支架。金属支架具有较强的夹持力,可以令使用者佩戴更加稳固。碳纤支架具有轻便的特点,减少使用者的佩戴重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传感器盒的外侧包裹有海绵或人造皮革。因为海棉或人造皮革具有较强的柔性,在紧贴使用者头部或脸颊的时候有较好的附着,避免金属或碳纤材料的刮伤。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骨感应头盔装置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为:
1、通过设置的RFID读卡器读取预设的标签,直接通过音频或发光进行了传递绿道或人行道上通过设置一些距离信息、障碍物信息、天气预报等信息。让使用者获知途径更加直接方便。
2、具有较强夹持加或轻便的支架,令使用者佩戴更加安全、方便;
3、海棉或人造皮革具有较强的柔性,在紧贴使用者头部或脸颊的时候有较好的附着,避免金属或碳纤材料的刮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骨感应头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头盔本体;2. 传感器盒;3. 支架;4. 控制中心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骨感应头盔装置的最佳实施方式,其包括头盔本体1,所述头盔本体1两侧设置有两个传感器盒2,两个传感器盒2各设置于头盔本体1的两个侧面,所述传感器盒2由一个支架3固定于所述头盔本体1的外侧壁,所述传感器盒2内设置有一个骨感应放音器和骨感应拾音器,所述支架3上还固定有控制中心服务器4,所述控制中心服务器4连接有RFID读卡器和信息显示装置。
通过RFID读卡器,使用者可以读取行走时在绿道或人行道上预设的标签,直接由信息显示装置传递给使用者。绿道或人行道上通过设置一些距离信息、障碍物信息、天气预报等。
所述信息显示装置为音频警示器或发光警示器。RFID读卡器通过读取预设的标签,直接通过音频或发光进行了传递绿道或人行道上通过设置一些距离信息、障碍物信息、天气预报等信息。让使用者获知途径更加直接方便。
所述支架3为U型结构,所述传感器盒2固定于U型支架的两端,所述控制中心服务器连、RFID读卡器和信息显示装置固定于U型支架上。
所述支架3为金属支架或碳纤支架。金属支架具有较强的夹持力,可以令使用者佩戴更加稳固。碳纤支架具有轻便的特点,减少使用者的佩戴重量。在本实施例中均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登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登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8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