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断水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8364.9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7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致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致远 |
主分类号: | B43K5/02 | 分类号: | B43K5/02;B43K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断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笔,具体涉及一种可以自动断水的钢笔。
背景技术
钢笔是一种主要以金属当作笔身的笔类书写工具,透过中空的笔管盛装墨水(多为黑或蓝),通过重力和毛细管作用,再经由鸭嘴式的笔头书写,写时轻重有别,可说是西方书法的书写工具。一般钢笔到手后上水即可正常使用,不需如个别人所说拿开水泡新笔。当然有时难免会碰到钢笔不出水或者笔尖干涩的情况,这个时候稍加处理就是很有必要的了。写字时,应在纸下垫一些稿纸,以增强笔尖的弹性,减少摩擦。笔尖不要在金属等硬质材料上书写,以防损坏笔尖。日常使用中避免不同墨水混用,以免产生沉淀堵塞钢笔。钢笔每一个月左右应清洗一次,保持墨水下水流畅,如使用碳素墨水更应多清洗一定要洗干净。钢笔如长期不用,应洗净保存,并且书写时不要过度用力。钢笔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学习生活等各种需要书写的领域,普遍的存在与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一般钢笔长度是在一个标准的长度下波动,一般的长度为12.82cm,但是随着社会的需求发展,随着时尚教主的诞生,一些另类,一些小巧精致型的钢笔出现,有伸缩型的,折叠型的钢笔,这些都方便外出携带,方便大家按自己的需求购买。但是目前的钢笔却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比如说钢笔的漏水问题,这个问题却很大程度影响了钢笔市场的扩展,由于钢笔漏水,给人们使用钢笔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由于墨水的泄漏,使用者很有可能把墨水弄到衣服或者书包上,清洗起来非常不容易,给使用者带来诸多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自动断水笔,具有在不使用钢笔时自动阻断墨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断水笔,包括笔帽和笔杆,所述笔帽上设有阻气环,所述笔杆包括笔套、笔尖套、笔尖、笔舌、毛细纤维引水层、导墨管、导墨棒、气管和墨水胆。
所述笔尖和笔舌装在所述笔尖套下端,笔尖可以随意取出,使用坏后可以取出笔尖更换,笔尖嵌合笔舌和笔尖套中间,墨水胆固定连接在笔尖套的上端。
所述笔舌上部中间设有墨水中转槽,所述笔尖套中间设有与墨水中转槽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导墨管插在通孔中,且导管不与笔舌接触。
所述导墨棒为倒T形,导墨棒不与笔舌接触,通过与毛细纤维引水层相互嵌套固定。
所述导墨棒安装在墨水中转槽和墨水中转槽,所述毛细纤维引水层位于所述导墨棒下端,沿笔舌外壁与笔尖相连,这样毛细纤维引水层可以引导墨水中转槽中的墨水从导墨棒下端开始,引导到笔尖的位置。
所述导墨棒细端位于所述导墨管内部,所述导墨棒不与导墨管不接触。
所述气管位于导墨管中部位置,可以防止墨水从导气管漏出,所述气管穿过所述笔舌与笔尖套。
将所述笔帽套到笔杆上后,所述阻气环位置与所述气管位置相对应,合上笔帽时阻气环可以阻止气体再进入笔杆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笔舌的墨水中转槽的墨水低于导墨管下端时,气体就可以通过导气管下端进入到墨水胆的内部,达到墨水进入笔舌的墨水中转槽的目的,当墨水的高度高于导墨管下端时,空气就无法进入导墨管,可以有效防止墨水大量的流出,当合上笔帽后,由于阻气环可以阻止气体再通过气管进入到笔杆中,进行气体与墨水的交换,阻止了墨水的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笔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笔帽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笔套;2、笔尖套;3、墨水胆;4、笔舌;5、导墨棒;6、毛细纤维引水层;7、导墨管;8、气管;9、笔尖;10、笔帽;11、阻气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断水笔,包括笔帽10和笔杆,笔帽10上设有阻气环11,笔杆包括笔套1、笔尖套2、笔尖9、笔舌4、毛细纤维引水层6、导墨管7、导墨棒5、气管8和墨水胆3。
笔尖9和笔舌4装在笔尖套2下端,笔尖9可以随意取出,使用坏后可以取出笔尖9更换,笔尖9嵌合在笔舌4和笔尖套2中间,墨水胆3固定连接在笔尖套2的上端。
笔舌4上部中间设有墨水中转槽,笔尖套2中间设有与墨水中转槽相对应的通孔,导墨管7插在通孔中,且导管不与笔舌4接触。
导墨棒5为倒T形,导墨棒5不与笔舌4接触,通过与毛细纤维引水层6相互嵌套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致远,未经李致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83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