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水龙头隔热防电墙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47733.2 | 申请日: | 2013-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1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章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洁诺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49/00 | 分类号: | F16K49/00;F16L59/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15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水龙头 隔热 防电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龙头,尤其是一种电热水龙头隔热防电墙。
背景技术
电热水龙头是一种在一个非隔热或稍稍隔热的容器中加热水的装置,通俗地说,就是指当冷水流过加热器时,靠电热管的加热而使水的温度快速提高的一种电热器具。
电热水龙头归属于快热式电热水器,必需同时满足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通用要求)、GB4706.11-2008(快热式电热水器的特殊要求)的标准要求,其中标准要求地线失效时,电热水器不能产生触电危险,而现在市场上的电热水龙头基本没有带防电墙,要不就外接防电墙(外观不好看),还有现有的电热水龙头出水管都是不锈钢或铜管,这种结构有漏电及出水温高时烫伤人,并且在冬天不具备保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热水龙头隔热防电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水龙头隔热防电墙,包括电加热腔,所述电加热腔上分别设置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热水出口上通过绝缘堵头连接有绝缘水管;所述绝缘水管上设置有水管保护层;所述水管保护层与绝缘水管之间通过绝缘堵头相互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热水龙头隔热防电墙的改进:所述水管保护层套装在绝缘堵头上,所述水管保护层和绝缘堵头均内置于热水出口;所述水管保护层和绝缘堵头通过螺母固定在热水出口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热水龙头隔热防电墙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管保护层与热水出口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龙头隔热防电墙的金属水管内内置有绝缘水管,而绝缘水管与金属水管之间通过硅胶堵头连接,而绝缘水管与电加热腔之间也通过硅胶堵头连接;通过以上的连接方式,使得金属水管与电加热腔之间并不存在直接接触的部位,所以即使电加热腔漏电,金属水管也不会发生任何的电传导,极大的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且,依靠绝缘水管,则可以起到比金属更加优异的保温效果,极大的减少了热水的能量损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龙头隔热防电墙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绝缘堵头2和绝缘水管1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电热水龙头;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龙头隔热防电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图3给出了一种电热水龙头隔热防电墙,包括电加热水部分和热水排出部分。
电加热水部分包括电加热腔3,电加热腔3上分别设置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31;冷水进口用来做为冷水通道,将冷水输入电加热腔3,而冷水在电加热腔3内被加热后,通过热水出口31被排出。
热水排出部分包括金属水管(即水管保护层4)、绝缘堵头2和绝缘水管1;绝缘水管1的热水进口端套装在绝缘堵头2内(如图3所示);而绝缘水管1内置在金属水管内,绝缘水管1的入水端通过绝缘堵头2与金属水管的入水端相连接(金属水管的入水端内侧壁套装在绝缘堵头2上,如图2所示),金属水管内置在热水出口31内(如图2所示),通过螺母7将金属水管与热水出口31相互固定。金属水管与热水出口3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6,防止热水外漏。
具体的使用时,步骤如下:
1、通过冷水进口将冷水导入电加热腔3;
2、电加热腔3将冷水进口导入的冷水加热;
3、加热后的热水通过热水出口31导出;热水通过绝缘水管1导出。
通过绝缘水管1既有保暖又有绝缘的特性,可以保证热水排出的过程中,热水的水温控制,且可以防止热水出口31内加热水的过程中,漏电而导致电流沿着金属外壳导出,导致使用的人受到伤害。金属外壳与电加热腔3之间通过绝缘堵头2阻隔,所以当地线失效,而导致电加热腔3漏电时,也能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绝缘堵头2可以选择硅胶堵头。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洁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洁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7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扒臂式卧式打包机
- 下一篇:电子定量包装称用抗振动式微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