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式起重机及其连接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7277.1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7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灿;谷思生;冯志强;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62 | 分类号: | B66C23/62;B66C2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起重机 及其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式起重机的连接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式起重机及其连接架。
背景技术
轮式起重机使用传统的箱型主臂和桁架式副臂相结合,以实现更大幅度和高度吊重,通常情况下,两者通过桁架式连接架固定连接。
现结合图1至图4,来说明连接架和主臂的结构以及两者的装配过程,其中,图1示出了现有连接架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主臂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主臂拆除中间节臂连接部后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所示主臂和图1中所示连接架装配体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连接架2′的前后两端具有分别用于与主臂1和副臂配合的销孔。装配过程中,在辅助起重机作用下起吊连接架2′,再控制连接架2′和主臂对应位置处的销孔对接,最后通过销轴组件将两者固定。
如图2所示,由于主臂1截面较大、节数较多,一般都在七节以上,为了提高吊重工作的灵活性,轮式起重机通常包括四节臂和末节臂两种吊重模式,即副臂通过连接架2′与四节臂连接部11或末节臂连接部12可拆卸连接。
由于连接架2′的结构和受力特性,轮式起重机由末节臂吊重模式切换至四节臂吊重模式时,如果将连接架2′直接与四节臂连接部11连接,将会与主臂1上四节臂连接部11后收起状态的端部干涉,甚至造成结构损伤。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先将该端部由四节臂拔出,使主臂处于图3中所示状态,然后再通过连接架2′将四节臂连接架11和副臂可拆卸连接至图4中所示状态。此外,由四节臂吊重模式切换至末节臂吊重模式时,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调整该端部相对于前四节臂的同轴度,以防止因该端部的 旁弯而影响起重机工作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显然,采用上述结构的连接架2′完成不同吊重模式间切换过程耗时复杂,造成轮式起重机工作效率低、操作成本高。此外,拔臂过程过于频繁,将会导致主臂1上各节臂相对位置一致性差问题,这样对整机的工作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产生了不利影响。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提供一种连接架,以解决采用现有结构的连接架完成不同吊重模式间切换,而引起的整机工作效率低和操作成本高的问题,以及减小对整机工作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造成的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架,以解决采用现有结构的连接架完成不同吊重模式间切换,而引起的整机工作效率低和操作成本高的问题,以及减小对整机工作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连接架,用于连接轮式起重机的主臂和副臂,所述主臂具有中间节臂连接部,所述主臂通过所述中间节臂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架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置所述主臂位于收起状态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空腔由所述连接架的上部、左侧部、右侧部和后部围合形成,所述上部具有开口,所述端部上相对于所述中间节臂连接部凸出的凸出部由所述开口伸出、其下凸出部伸出于所述空腔。
优选地,还包括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位于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左侧部、所述右侧部和所述后部呈夹角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角为90°。
优选地,所述加强部件包括上板、底板和连接板,所述上板和底板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部件通过所述上板和所述底板与所述左侧部、右侧部和后侧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走台板,所述走台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上部,所述开口贯穿所述走台板。
优选地,所述上部、左侧部、右侧部和后部中至少一者为由四个直杆固定连接形成的方形结构,并且在所述方形结构内具有至少两个呈夹角设置的直杆,以将所述方形结构划为多个三角形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架,用于连接轮式起重机的主臂和副臂,主臂具有中间节臂连接部,主臂通过中间连接部与连接架连接,连接架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置主臂位于收起状态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架开设空腔,轮式起重机在实际吊重模式切换过程中,无需拆除主臂上中间节臂连接部后侧位于收起状态的端部,可直接通过连接架将中间节臂连接部和副臂连接,即可快速完成末节臂吊重模式至中间节臂吊重模式的切换。此外,轮式起重机由中间节臂吊重模式切换至末节臂吊重模式过程中,省去了由专业技术人员调整节臂间同轴度的步骤。
因此,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连接架可提高整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其操作成本,另外地,还减少了拔臂的频次,保证其出厂装配情况,提高主臂的安全系数和整机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7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持鞋体形态的鞋撑
- 下一篇: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森林防火监控定位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