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7233.9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9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卓瑾;李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溶力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45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多级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处理工业污水的方法是将污水引往集水池,对集水池调节pH值,用一级溶气水泵提升到一级压力溶气罐,同时吸入空气和聚凝脱色剂,将在一级压力溶气罐内的一级饱和溶气水骤然释放到一级气浮池形成一级处理水,污水池过程需要调节pH值,工艺复杂,能耗高,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憾。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第一过滤单元与污水池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内设置有煤渣过滤器,第一过滤单元与一个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与第二过滤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第二活性炭过滤器,第二过滤单元的下半部分与第三过滤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三过滤单元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第三活性炭过滤器,所述第三活性炭过滤器固定安装在第三过滤单元的上半部分,第三过滤单元通过第三活性炭过滤器与一个污水池相连,所述污水池上设置有排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和第二过滤单元之间设置有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上设置有一个U字形的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一端固定连接在沉淀池的开口处内壁上,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一个挡片,所述沉淀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的上端开有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第一过滤单元内的煤渣过滤器中的煤渣具有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和透水性好、成本低等特点,用作吸附材料简单易行,吸附效果很好,COD值(化学需氧量)从500降到400,再经过沉淀池和第二、三过滤单元的过滤,COD值(化学需氧量)已经降至了200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系统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沉淀池的溢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第一过滤单元2与污水池1连接,第一过滤单元2内设置有煤渣过滤器,可在第一过滤单元2内设置一个隔板,将第一过滤单元2分隔成两个空间,在与污水池1连通的空间内填充煤渣以形成煤渣过滤器,污水在第一过滤单元2经过煤渣过滤器的过滤,第一过滤单元2与一个沉淀池3相连通。在这个阶段由于仅经过了第一过滤单元2的过滤,污水中的杂质仍然较多,所以可以对沉淀池3做出进一步的改进,以便让沉淀池3的沉淀过滤效果更好,可在沉淀池3上设置有一个U字形的沉淀槽,沉淀槽一端为固定端9,通过该固定端9将沉淀槽固定连接在沉淀池的开口处内壁上,另一端通过螺钉12固定有一个挡片10,所述沉淀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孔11,挡片的上端开有弧形槽。待处理的污水从进水口进入沉淀池3内,漂浮物等污渍都被挡在沉淀槽之外,而水却可以慢慢地从挡片10的弧形槽进入沉淀槽内,并从出水孔11流出,通过改变螺钉12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水质的情况调节沉淀槽的高低,有效防止因局部流量不同而影响污水的过滤效果。沉淀池3与第二过滤单元5相连通,在沉淀池3和第二过滤单元5之间设置一个水泵4,第二过滤单元5的上半部分为第二活性炭过滤器,可以设置一个隔板6将第二过滤单元5分隔为两个空间,其中上半部分填充有活性炭以形成活性炭层,第二过滤单元5的下半部分与第三过滤单元5相连接,第三过滤单元6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第三活性炭过滤器,第三活性炭过滤器固定安装在第三过滤单元6的上半部分,第三过滤单元6通过第三活性炭过滤器与一个污水池7相连,污水池7上设置有排水管8,第一过滤单元2内的煤渣过滤器中的煤渣具有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和透水性好、成本低等特点,用作吸附材料简单易行,吸附效果很好,COD值(化学需氧量)从500降到400,再经过沉淀池3和第二、三过滤单元的过滤,COD值(化学需氧量)已经降至了200以下。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溶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溶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7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间域集成温度传感器
- 下一篇:智能火车轴承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