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光源发生器透镜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7216.5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8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宁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光源 发生器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照明灯具,尤其是一种光纤光源发生器透镜组。
背景技术
光纤灯一般由光源、光纤、反光杯或聚光杯组成,光源发出的由反光杯或聚光杯二次配光来出光,光再经光纤传导端部照明或光线体照明,目前由于节能减排的考虑,光源普遍采用LED光源,众所周知,LED光源一般由RGB单色光混光成白光或其他颜色的光,应用在光纤灯时,常常会出现:由于混合光中的各单色光折射率不同,光线从光源经过反光杯或聚光杯时,在出光时光路的中心保持混色、周围还原出单色光,这就是色散现象,实际应用中,生产厂家与消费者需要出光为光源原始的纯光,不希望看到杂光,影响出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发出纯光的光纤光源发生器透镜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光纤光源发生器透镜组,包括:
第一非球面透镜,其底面与光源接近;
第二非球面透镜,其底面与第一非球面透镜的顶面接近,其顶面与光纤入光口接近,且该第二非球面透镜与第一非球面透镜共轴。
所述第一非球面透镜的口径为23mm,所述第二非球面透镜的口径为28mm。
所述第一非球面透镜的中心厚度为9±0.2mm,边厚为2±0.2mm;所述第二非球面透镜的中心厚度为10±0.2mm, 边厚为2.5±0.2mm。
所述第一非球面透镜与第二非球面透镜的间距为0-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光纤光源发生器透镜组通过两块非球面透镜的双重聚光,在实现聚光的同时无杂质单色光出射,保证了出光的纯洁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纤光源发生器透镜组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光源发生器透镜组,包括:第一非球面透镜10,其底面与光源40接近;
第二非球面透镜20,其底面与第一非球面透镜10的顶面接近,其顶面与光纤入光口30接近,且该第二非球面透镜20与第一非球面透镜10共轴。
其中,第一非球面透镜10的口径为23mm,所述第二非球面透镜的口径为28mm,第一非球面透镜10的中心厚度为9±0.2mm,边厚为2±0.2mm;第二非球面透镜20的中心厚度为10±0.2mm, 边厚为2.5±0.2mm。此外,第一非球面透镜10与第二非球面透镜20的间距为0-1mm;第一非球面透镜10的焦距为21.1mm, 第二非球面透镜20的焦距为25.16mm。
本实用新型光纤光源发生器透镜组通过两块非球面透镜的双重聚光以及精密的透镜尺寸与光学参数,在实现聚光的同时无杂质单色光出射,保证了出光的纯洁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宁,未经梁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7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