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材定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7016.X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庄甦;王国华;李海楠;黄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塑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47/90 | 分类号: | B29C4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10000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管材定径装置。
背景技术
管材定径装置主要应用于塑料管材的挤出成型过程中,它一般安装在真空箱体上,并和挤出机机头中心线保持一致,以保证塑料熔体能够均匀稳定地进入定径装置成型冷却,而定径和冷却的方式对塑料管材的质量和表面形貌影响较大。
传统的管材定径装置在其表面加工有许多凹槽,且凹槽是上下贯通的,而喷淋产生的水雾会沿凹槽流入凹槽内壁,与管材表面直接接触,使得对水敏感的管材表面出现骤冷现象,导致管材收缩变大,在真空度一定的条件下,会出现管材表面不圆的现象。
常规定径套多采用分段冷却的形式,即在定径套入口处设置预冷水环,且一般水温较低,水流较大,可以对熔体快速冷却,而在定径套后端则采用喷淋冷却,且水温一般较高,而这种定径套前后冷却方式的不同在传统高分子材料的挤出成型过程中能够有效保证管材的质量,但是对于聚酯类、聚酰胺类、含氟类等特种高分子材料,则较难依据材料的特性做出有效的改性,因此,就会造成管材内表面冷却不充分,整体温度不均一,使得管材出现波纹、外径不均一、拉伸变形等质量缺陷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定径装置,其能使塑料管材在定径过程中不接触制冷流体,从而提高塑料管材的成型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材定径装置,其包括定径套;以及套体。其中定径套包括:顶盘,设置有顶盘通路孔;底盘,与顶盘相对且设置有底盘通路孔;多个不锈钢环,位于顶盘和底盘之间,分别设置有钢环通路孔;垫片,位于顶盘和底盘之间且与不锈钢环交替叠加,以使相邻的两个不锈钢环之间形成间隙;长螺丝杆,穿设各不锈钢环、垫片、底盘及顶盘;以及螺母,螺接于长螺丝杆的两端部,以将各不锈钢环、垫片、底盘及顶盘固定在一起。套体套设在定径套的所述多个不锈钢环外侧并密封设置于定径套的底盘和顶盘之间,以在套体的内壁与定径套的多个不锈钢环外侧和底盘及顶盘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套体内部形成有供制冷流体流动的且与外部连通的流体通道,且套体形成有与密闭空间连通但不与流体通道连通的抽真空口。顶盘通路孔、底盘通路孔及钢环通路孔的形状相同、尺寸相同且相互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套体内部形成供制冷流体流动的流体通道使制冷流体流动的流体通道不接触塑料管材,且能保证流体通道内部的制冷流体的流速和方向不会影响塑料管材的定径和行进速度,从而提高塑料管材的成型质量。通过相邻的两个不锈钢环之间的间隙、密闭空间、抽真空口,外部的真空吸附装置工作时可以对通路孔的熔融态塑料管材吸附定径。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材定径装置占用空间小、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本实用新型的管材定径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沿线A-A作出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定径套 16螺母
11顶盘 G间隙
111顶盘通路孔 2套体
12底盘 21内壁
121底盘通路孔 22流体通道
13不锈钢环 221流体进口
131钢环通路孔 222流体出口
14垫片 23抽真空口
15长螺丝杆 S密闭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材定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塑料研究所,未经北京市塑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70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皮圈复合橡胶材料
- 下一篇:氨基安替比林母液的循环利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