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文具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6881.2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聂旻;王彦;邹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旻;王彦 |
主分类号: | A45C11/34 | 分类号: | A45C1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1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文具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腕托功能的多层文具盒。
背景技术
目前,除毛笔书法、绘画之外,学生在书写时通常是将手的外侧支撑在纸上或者桌面上来写字的,当学生使用一定厚度的本子、教材时,在靠近边缘的部分书写时由于纸张和桌面具有一定高度差,手无法被支撑而只能悬空设置,会造成写字时非常劳累,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教材上进行备注时尤为明显。目前现在市场上存在一种腕托,其形状类似于枕头,放在腕部下方托起手腕,但是这种腕托的厚度是固定的,而本子、教材的厚度并不统一,而且随着翻页其厚度总是在处于变化中。因此上述的腕托并不适用于书写时作为手的支撑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结构上的缺点,提出一种具有腕托功能的多层文具盒,通过设置多个不同高度的子盒体,以及具有记忆海绵的盒盖,子盒体间可以相互扣接依次叠放,这样通过对于子盒体的数量和各自的高度来调节文具盒的整体高度,从而使盒盖上部能够和书本书写高度大致上一致,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多层文具盒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层文具盒,包括盒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不同高度的子盒体,所述子盒体的顶部形成有至少一个插接部,其底部设有与另一子盒体的插接部可对应扣合的扣接部,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子盒体能够依次可拆式扣合成层叠体状;所述盒盖由下至上依次由盒盖本体、记忆海绵以及覆盖在该记忆海 绵外的一层布构成,所述盒盖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插接部可对应扣合的扣接部,
所述子盒体由底面及设立在该底面周缘的四个侧壁构成,其中一对相对的侧壁高于另一对侧壁,且该高出部分的内壁上具有向内延伸的卡勾,所述子盒体和盒盖本体底部上形成有容纳该高出的部分的台阶,所述台阶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卡勾配合的卡槽。
所述记忆海绵粘附在盒盖本体上,所述记忆海绵的表面呈波浪起伏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具有腕托功能的多层文具盒,通过设置多个不同高度的子盒体,以及具有记忆海绵的盒盖,子盒体间可以相互扣接依次叠放,这样通过对于子盒体的数量和各自的高度来调节文具盒的整体高度,从而使盒盖上部能够和书本书写高度大致上一致,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文具盒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盒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子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4所示,标号分别表示:
盒盖1、第一子盒体2、第二子盒体3、第三子盒体4、腕托部5、插接部6、扣接部7、底面8、侧壁9、台阶10、卡槽11、卡勾12。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多层文具盒,包括盒盖1和多个呈长方体状的子盒体。
参见图3所示,该些子盒体长宽相同,但具有不同的高度,子盒体均由底面8及设立在该底面8周缘的四个侧壁9构成。子盒体的顶部形成有至少一个插接部6,其底部设有与另一子盒体的插接部6可对应扣合的扣接部7,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盒体能够依次可拆式扣合成层叠体状。
参见图3和图4所示,子盒体上位于底面8长边的一对相对的侧壁9高于另一对侧壁9设置,且高出部分的内壁上具有向内延伸的卡勾12,由此构成插接部6。而子盒体底部上形成有容纳该高出的部分的台阶10,台阶10的内壁设有与卡勾9配合的卡槽11。台阶10和卡槽11构成扣接部7。
参见图2所示,盒盖1由下至上依次由盒盖本体、记忆海绵以及覆盖在该记忆海绵外的一层布构成,记忆海绵粘附在盒盖本体上,记忆海绵的表面呈波浪起伏状,由此记忆海绵和封装记忆海绵的布构成了本实施例文具盒的腕托部5。另外,盒盖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插接部6可对应扣合的扣接部7,也就是说盒盖本体的底部同样设置有台阶10和卡槽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旻;王彦,未经聂旻;王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6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