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6458.2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8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川;刘晓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沉淀 澄清 过滤 污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中的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澄清池和过滤池是水处理中的三个基本环节单元,在通常的工艺中,三个环节分别有三个不同的构筑物和设备构成。沉淀是指水中密度大于水的悬浮物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沉降作用得以分离。通过这种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叫做沉淀法,沉淀法的主要去除对象是悬浮液中粒径在10μm以上的可沉固体,也就是在2小时左右的自然沉降时间能从水中分离的悬浮固体。利用沉淀原理往往在污水处理中设置初沉池和二级沉淀池。沉淀池是颗粒沉淀到池底就完成沉淀过程,而在澄清池中,则是通过水力或机械手段,将沉到池底的污泥提升起来,并使之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稳定的悬浮泥渣层;这层泥渣层具有相当高的接触絮凝活性,当原水与泥渣层接触时,脱稳杂质被泥渣层吸附或截留,使水获得澄清,澄清池常用在给水处理中,这种把泥渣层作为接触介质的过程,实际上是絮凝过程,一般称为接触絮凝,悬浮泥渣层称为接触凝聚区[1]。过滤池也是用来分离悬浮液,获得清净液体的单元;在水处理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颗粒多得滤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现有的沉淀、澄清和过滤池大都是单独的,在水处理中将三个处理池配合使用,占地面积较大,成本较高;也有部分沉淀池与过滤池设计在一体,但是处理的过程一般都是分开的,目前能将三种处理方式同步进行的设施并没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该污水处理池实现了在一个池中同时进行沉淀、澄清和过滤三种物理净化方法,其结构紧凑,出水效果好,占地面积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在池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在池体内纵向设有污水折流墙,折流墙将池体内分隔成靠近进水口一侧的污水回流区和靠近出水口一侧的污水处理区,在折流墙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污水回流区和污水处理区的进水通道,在进水通道处设有载体分离装置;在进水区的底部设有回流泵和回流管,在污水处理区的底部设有反冲洗管,反冲洗管与设置在池体外的反冲装置连接,反冲装置为空压机或风机,反冲洗管的反冲管设置与进水通道相对应的位置处;在池体出水口处设有载体分离器,在出水口处还设有悬浮填料层,悬浮填料层在污水处理区装入污水后,由于填料比水轻而漂浮在污水处理区对应出水口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污水处理区的下部还设有排泥管,排泥管的一端插入在污水处理区内沉淀形成的污泥层内,另一端伸出池体外部,并在伸出池体外部的排泥管上设有排泥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池体的进水口处也设有载体分离器,设置在池体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载体分离器为气体反冲式载体分离器,所述载体分离器包括挡水板、多个下端密封的载体分离筒、气体反冲装置,在挡水板上设有与载体分离筒个数相等的排水管,在每个载体分离筒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载体分离进水孔;所述载体分离器通过挡水板分别与池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密封连接,每个载体分离筒的出水端与对应的排水管连通,所述气体反冲装置是由气体反冲管和压缩空气机组成,气体反冲管的一端压缩空气机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每个载体分离筒的下部连通。所述每个载体分离筒是由下端密封的外进水筒和上、下敞口的内出水筒组成,外进水筒与内出水筒之间形成一个进水腔,所述内出水筒的上端口与排水管通过异径管连接,异径管的异径端分别与外进水筒和内出水筒密封连接,并将进水腔的上端密封;异径管的另一端与排水管密封连接,使内出水管与排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流管竖向设置在污水回流区内,一端与回流泵连通,另一端伸向与进水口高度相对应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水回流区的宽度占整个池体宽度的1/5-1/4。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设置在进水通道处设有载体分离装置为载体分离网或气体反冲式载体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悬浮填料层是采用塑料填料制成,其比重为9.6,为圆柱状,内设有分隔结构,比水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一个池中同时进行沉淀、澄清和过滤三种物理净化方,将原本的三个处理池缩小到一个处理池,大大减小了其占地面积,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64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